節能成就廣東中山百億產業集群
突破資金瓶頸
記者了解到,節能產業目前已經列入火炬開發區“4+2+2”產業規劃,屬于重點引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內容。
“今年中山市節能產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我們正在全市范圍內遴選優質項目。”施力仁認為,上個月中山市成功引進歐洲碳交易機構歐盛德進入合同能源管理領域,標志著解決了此前困擾節能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
施力仁介紹說,此前中山市有部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如開發區的工業發展總公司、健康產業基地、緯創資通、國基電子等企業的熱水節能項目,通過節能改造,從原來的每噸熱水成本35元左右降到25元,但是,這些項目的實施大都無法得到銀行融資,靠私人老板之間的聯合實現項目融資,“節能公司為輕資產公司,不符合多數銀行貸款要有抵押物的要求,而所謂的項目貸款,多數難以實現。”施力仁表示,而歐盛德則可以提供給中山市的節能項目資本基本不設上限,解決了資金瓶頸。
能源管理勿再落后
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選擇在國內哪里落地,看的是各地能夠給出什么樣的條件,土地、環境、服務等等,從中選取最有利于自己的地點。歐盛德這個節能產業的“財神爺”,緣何選擇中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歐盛德喜歡與民營企業打交道,認為中山民企眾多是發展節能市場的優勢。
不過,歐盛德更大的愿景應該在于國內巨大的節能市場。碳交易是歐盛德的主營業務,通過參與國內企業的節能改造,企業節約下來的能耗,可以轉化為歐盛德在碳交易的收益。然而,國內企業對此知之甚少,在全球節能產業發展當中,我們會不會再一次落后,最終淪為碳生產大國和國際先進節能服務和節能產品的斗場?
對此,記者認為應該從全民節能意識抓起,把目前多數停留在口號層面的節能行動,變為可量化、可獎懲的客觀指標,讓節能深入人心,避免在能源管理競爭中落敗。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