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太倉紡織產業集群
江蘇省太倉市是長江經濟帶和沿海開放帶交匯處上的一顆明珠。82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轄7個鎮,戶籍人口45萬。太倉因春秋時期吳王在此設立糧倉而得名,素有“錦繡江南金太倉”的美譽。太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太倉港古稱瀏家港,曾經是東方大港,元、明時期,被稱為“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在這里揚帆起錨,七下西洋。
改革開放以來,太倉經濟快速發展,早在80年代末就率先實現了小康。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1億元、財政收入15.8億元;完成工業產值365億元、銷售收入330億元、利稅31.6億元;出口總額9.34億美元;2003年城鄉居民、農民人均收入分別為12194元和6184元。
紡織產業是太倉市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其結構合理,門類齊全。主要有棉紡、毛紡、針織、服裝、化纖、印染、工藝鞋、地毯等,涉及的品種領域十分廣泛。全市擁有紡織企業100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0家,超億元企業15家,超5億元企業5家。從業人數5.4萬人,技術人員占7.8%。
200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7.7億元,產品銷售收入116.6億元,利潤總額6.07億元,資產總額110.9億元,出口創匯7.06億元,分別占全市工業總量的35%、36%、38%、32%和22%。年生產紗13.68萬噸,各類服裝1.2億件(套),加彈絲40萬噸,布48160萬米。地毯720萬平方米,轎車成型地毯41萬塊;各類工藝鞋5222萬雙。一批優勢產品品牌響亮,有國家級馳名品牌雅鹿;省名牌醒獅、大倉、愛英杰、美太等;全市30%以上設備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
全市紡織工業園區的面積為25平方公里,已形成三大板塊二大特色。三大板塊:一是沙溪紡織板塊,擁有大小紡織廠400多家;二是璜涇紡織板塊,擁有加彈企業400家,服裝、針織企業63家;三是浮橋服裝襯衫板塊,擁有紡織印染服裝企業168家。二大特色:一是歸莊的香塘拖鞋;二是城廂鎮的車用成型地毯。
太倉市將紡織產業作為全市工業主導產業發展。重點是:加快紡織服裝高新技術改造步伐,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著力開發新面料,重點發展名牌服裝、高支高密、特寬、抗皺、防縮面料、精紡呢絨、差別化纖維、工業用布、裝飾用布、床上用品等。主要實施四大戰略。一是品牌經營戰略。二是產業升級戰略。經過3~5年努力,形成面料、化纖、產業用紡織品、服裝四大系列。建設幾個出口型大企業;開辟好一批銷售大賣場;開發出針織服裝生產的大領域。三是扶持中小企業和大企業集團戰略。四是政企聯手條塊共進戰略,推動太倉經濟飛速增長。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