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遭遇“寒冬” 銷量最高降63%
受釣魚島爭端影響,日系車在9月份遭遇了“寒冬”。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本六大汽車廠商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鈴木和三菱先后公布的9月在華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63%,平均下降幅度達四成以上,整個日系車已經深陷困局之中。
為應對市場的頹勢,日系車正在緊張而低調地找尋應對之策。但處在中日之間緊張的政治大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相應策略的效果甚微。
提前過冬
“我們算是提前過冬了。”10月9日,某合資日系車企內部人士表示。這一聲嘆息,正是當下眾多日系車品牌的心理寫照——由釣魚島引發的中日關系緊張使得日系車過著一段從未有過的艱難日子。
“每個日系車品牌都受到了沖擊,特別是豐田、本田、日產這三大品牌。我們的品牌力弱一點,但是也受到了影響。”同日,一汽馬自達某不具名人士表示。
截至本報發稿前的最新消息,日產9月在中國的新車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5.3%,為7.6萬輛。10月8日,鈴木中國公布了鈴木汽車9月份的在華銷量情況,數據顯示,9月份鈴木銷量劇減為1.5萬余輛,同比下降44.5%。據日本共同社10月9日消息,豐田汽車9月銷量降至4.41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48.9%。本田汽車10月9日下午宣布,母公司及中國兩個合資公司9月份在華汽車銷量僅為3.39萬輛,同比大跌40.5%。
馬自達公司則在上周五公布了其9月份在中國的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大幅下跌35%,共銷售了1.3258萬輛汽車。三菱表示,9月中國銷量下降63%,從上年同期的6307輛降至2340輛。
“今年的銷售目標是100萬輛,現階段看來有很大的難度,但是我們也會盡可能達成。”10月9日,豐田中國公關宣傳部企業公關室長牛煜表示。
另有消息稱,豐田汽車、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均計劃將中國產量削減約一半。
低調應對
隨著銷量的下滑,日系車的市場份額正在被不斷擠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某位不具名人士昨天表示,據該協會內部統計,德系車和美系車正大力搶占日系車的市場,“日后日系車想要扳回局面也十分艱難”。
不過,最大的損失可能并不止于此。今年上半年,豐田、本田陸續發布了在華中期計劃,馬自達等也引入了創馳藍天技術,各大日系車品牌正準備在華掀起新一輪攻勢。但是,如今的市場萎靡將使得在產品策略上已經有些落后的日系車錯失發展機遇。
實際上,日系車也正心急火燎地尋找合適的應對之策。“現在大家都在做方案,沒有一家沒做。但是至于怎么做,各做各的,我們目前也不方便透露。”上述某日系車內部人士表示,因為中日關系緊張的大環境所致,大家的應對方案都是“低調”進行。
目前,已經公開化的應對策略是豐田決定對被砸車輛進行賠付。目前一汽豐田對于被砸車輛中保險不能賠付的部分由一汽豐田承擔,“受損車輛”是指在“9月10日至21日”的特定時間內。而廣汽豐田則在售后方面給予進行了賠付的經銷商一定支持。
據牛煜透露,目前在處理對被砸豐田車輛進行“車主零負擔”的賠付時,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是分開執行的,稍后豐田還會再聯合兩家車企一起商討如何應對。
目前,除豐田外,其余的日系車仍未有明確的危機應對方案。
但是,對于應對方案的效果,業內人士并不看好,“效果不是說沒有,但是很小,因為情感問題,市場上存在著對日系品牌的逆反心理,大的政治環境沒改變,日系車的處境很難會得到改善。”有專家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中硼硅玻璃是硼硅玻璃的一種細分產品,其各項性能處...[詳細]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