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2P行業應盡快實現從“三無”到“三有”
2014-07-30 15:31:22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國培機構
自2013年以來,中國P2P網貸行業的發展勢如破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情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6月網絡貸款總成交量突破151.3億元,環比增長14.6%,并且當月成交額過億的平臺已達到32家,成交額占全國成交總額的一半左右。
然而,就在P2P行業發展呈現繁榮之時,卻也陷入“水火難容”的兩難境地。一方面是新平臺的不斷加入,另一方面則是平臺倒閉或“跑路”等亂象越發常態化。
北京國培機構舉辦的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中國行P2P北京專場培訓主講老師合力貸創始人、CEO劉豐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指出,當前P2P行業之所以混亂,是由于整個行業市場仍處于“三無”模式,即“缺少嚴格的準入門檻、統一的行業標準以及負責的主管機構”。對此,北京市大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洪國強調,制定一部符合P2P行業的法律、監管政策及規則勢在必行。
從無到有的發展
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P2P網絡借貸市場規模達到927.6億元,而 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P2P網絡借貸市場規模達到302.3億元。顯然,中國的P2P發展勢頭正在趕超英美等發達國家。究竟什么原因成就了當前中國的P2P市場?
在劉洪國看來,P2P網貸之所以得以在中國發展并迅速擴大,首先與目前國內的傳統金融體制及銀行的風險管控有直接關系。“銀行放貸體系并沒有真正將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納入其放貸的范疇。”他認為,即使有相應的貸款政策,一旦實際操作起來,對小微企業而言也會是一種趨于嚴格的放貸政策,會將很多的小微企業拒之門外,而P2P網貸的出現并發展則緩解了這一市場需求。
對此,劉豐也指出,傳統的金融體制存在壟斷性質,無法為小微金融提供較好的服務,“這便導致由借款方與投資方組成的借貸市場陷入‘饑渴’,而P2P網貸金融模式的出現一舉滿足了市場各方的需求。”
另外,縱觀國內的實體經濟,眾多的小微實體企業發展極其艱難,融資渠道和路徑相對較少,“更多的小微企業是通過線下的民間資本來獲得融資,但其受地域及融資方式的局限,很難做到供需資金完全并迅速匹配。”劉洪國又指出,P2P網貸模式的出現為眾多小微企業開辟了更多便利的融資渠道。
其次,劉洪國還從P2P網貸“居間人”的法律屬性展開分析,他認為網貸交易進行的雙方,出借方的核心需求是通過網貸獲得更高的價值,而借款方則希望通過網貸迅速獲得合理價格的資金,此時P2P網貸則基本滿足了出借方和借款方的雙向核心需求。
毋庸置疑,這一行業的出現并發展與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密不可分。劉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依托互聯網的平臺技術,我們做起金融來更為高效便捷。”
總而言之,P2P網貸不僅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小微企業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解決了融資難問題,更為民間信貸的供需雙方提供了一個享受便捷服務的平臺。
新生力量頻添
在采訪過程中,劉豐表示,如今國內的P2P網貸行業即將進入快速成長期。他指出,如火如荼的P2P網貸行業正因其潛力巨大且前景大好,吸引了眾多新平臺的加入。
相關報道顯示,2014年以來,多家公司或強強聯手、或獨辟蹊徑,紛紛步入P2P網貸領域成為其間的平臺新生力量。
2014年1月,人人貸宣布已于2013年底完成A輪融資,其中高達1.3億美元的融資總額被視為互聯網金融史上最大的單筆融資。5月,由浙報傳媒控股集團與大連控股、凱恩股份、中捷股份聯合發起的“前海理想金融”正式上線,主要提供P2P網貸和投融資信息等服務內容。6月,浙江萬好萬家發布公告稱,旗下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黃河金融”已開始上線運營。隨后的7月初,由熊貓煙花斥資1億元的P2P網貸平臺——銀湖網也正式上線運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日益火爆,傳統金融機構更不甘示弱,也逐漸瞄上了這一行業。自2013年底招商銀行針對小微企業上線了“e+穩健融資項目”之后,其他多家銀行也先后涉足P2P領域。除此之外,多家保險企業也扎堆成立電商相關部門或子公司,全面進軍P2P網貸行業。
當前,就連以電商見長的阿里巴巴、京東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涌入相關平臺。這在劉豐看來,“這些擁有資金與信譽優勢的公司相繼涌入,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未來P2P網貸行業可能會發生井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