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玉米油被查出問題 稱因暴曬所致
據安徽工商局官網顯示,2011年年底,該局在流通環節對食用油開展抽樣檢驗,抽檢中,一批次的金龍魚玉米油被檢測出色澤和煙點不合格。
措施
問題油已經下架
根據安徽工商局發布的公告信息,此次被檢出有問題的金龍魚玉米油生產日期為2011年3月1日,由江蘇益海(泰州)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5升裝金龍魚玉米油被抽檢出色澤和煙點不合格。
根據安徽當地的消息,工商部門在檢測出問題油之后,就第一時間向各地超市、賣場下發了問題油的下架通知。
經銷商
保管不善致油出問題
根據合肥當地媒體報道,金龍魚食用油合肥經銷商王先生表示,工商部門抽檢的玉米油,出自一家小超市,據查小超市因保管不善,使得玉米油長期暴曬在日光下,因而導致油質產生了變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油料色澤變化常見原因大致有三種:其一是油料加工商脫色工藝達不到要求,其二是加工或銷售過程中摻雜了其他油類,其三則是油料儲存時間過長。而至于所謂的煙點,就是油加熱過程中,食用油冒黑煙時的溫度。同批原料生產的油的煙點基本一致。煙點的高低主要與原料結構有關。一般來講,原料差煙點低,原料不純,有摻雜,煙點也會降低。油料專家解釋說,比如合格的食用油煙點應在300攝氏度,但質量不合格,煙點則可能降至270度就會冒黑煙了。“造成煙點和色澤不過關的原因,實在絕非紫外線長期照射這一單純因素就能導致。”業內專家表示,食用油被陽光“曬”變質的說法略有些牽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