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規模躋身全球第三 成好萊塢“搖錢樹”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國內電影票房總額超過了130億,同比增長30%,成功躋身全球第三大電影市場的行列
不過,雖然賬面上很好看,但錢大多溜進好萊塢片商的腰包。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變形金剛3》在中國大賺了11億,《功夫熊貓2》6億,《加勒比海盜4》4.6億。截至去年12月底,賀歲檔上映的《金陵十三釵》票房未超4.5億,國產片無緣年度票房三甲。
數字背后
國產片無緣票房三甲
去年11月初,電影局局長童剛透露,截至10月底,全國電影票房已破110億,預計全年將破130億。雖然2011年的官方電影票房數據尚未出爐,但根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的監測,去年11月和12月中國電影票房已突破20億,完成既定目標,票房大戶為《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和《失戀33天》,三片共拿下超過12億的票房。
華語片方面,2011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間,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貢獻約4.5億票房,成為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上半年上映的《建黨偉業》以4.1億票房位居第二;截至去年年底,《龍門飛甲》約有4億進賬,位居第三。
回望2011年的影壇,國產故事片產量超過500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30億元,影院銀幕數更已超9000塊。但在這一令人歡欣鼓舞的數字背后,國產片特別是大片的成績卻讓人失望。截至2011年12月25日,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票房前三名分別為《變形金剛3》(10.89億)、《功夫熊貓2》(6億)、《加勒比海盜4》(4.6億),這與2010年《阿凡達》一家獨大,《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等國產大片緊隨其后的情況相比,實為退步。
促進票房
好萊塢看重中國元素
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達到130億,中國因此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電影市場。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的院線建設和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對中國的更多關注都是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因素,而好萊塢也越發看好中國元素對票房的促進。
兩年前的《變形金剛2》中,開場即有中國城打斗的場面,同時也有中國品牌的短暫植入;《變形金剛3》則將中國元素進行到底。“我能先喝完舒化奶再說嗎?”這是《變3》中的一句臺詞,該片中植入4個中國品牌,中國品牌如此大規模植入還是頭一回。如果說《功夫熊貓》中,大家還僅僅津津樂道于一只中國熊貓,《功夫熊貓2》就是一次中國元素的全景式展現。該片不僅在成都等地取景,早在2008年籌備階段,夢工廠動畫公司CEO卡森伯格就率領一支龐大的創作團隊來蓉游覽了成都大熊貓基地、金沙遺址等地,為《功夫熊貓2》尋找創作靈感。片中還大量融入成都的代表性元素,包括麻婆豆腐、擔擔面等特色美食和青城山等著名景點。業內人士分析,除了以正面的中國元素打開中國市場,這些好萊塢大片也幫助中國元素成功走向了世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