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開發亟待規范 大量海島或消失
中國的海島資源并不豐富,這些資源近年來因為無序開發正遭受嚴重威脅。
國家海洋局海島管理司第二海洋研究所毋瑾超研究員透露,全國海島徹底完成整治修復的資金缺口大概在數百億到近千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國家海洋局將在2012年啟動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簡稱“海島普查”),同時繼續加強海島整治修復和保護工作。此次調查對象為除海南本島、廈門本島、舟山本島以外的全國所有有居民海島和無居民海島。將對島陸及周邊海域的自然資源情況和權屬、使用現狀等社會經濟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并以此為基礎對海島重點資源如岸線、港口等分布、質量、開發利用現狀、潛力及保護狀況等作出評價,開展全國無居民海島功能定位及生態區劃,提出相關海島開發、建設、保護與管理的建議。
國家海洋局2011年披露,我國海島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且資源破壞嚴重,炸島炸礁、填海連島、采石挖砂、亂圍亂墾等活動大規模改變海島地形、地貌,甚至造成部分海島滅失;在海島上傾倒垃圾和有害廢物,采挖珊瑚礁,砍伐紅樹林,濫捕、濫采海島珍稀生物資源等活動,致使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惡化。
國家海洋局下屬研究所一位研究員表示:“圍填海工程或者使海島與大陸相連,或者使若干個小海島合并導致海島失去了‘四面環海’的生態屬性。”毋瑾超則表示,海島作為人類和海洋之間的緩沖地帶,是阻擋臺風侵襲的“生態屏障”。
一位海洋環保專家表示,在《海島保護法》2009年頒布之后,海島生態破壞勢頭雖然得到了遏制,但我國海島生態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在產業結構方面,上述專家強調,無居民海島的經濟開發利用形式包括海島旅游、中轉倉儲、農牧漁業、公共服務(航標、觀測臺站等)。”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目前全國已經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達到900多個,其中農牧漁業用島數量最多,達到300多個,工業和交通運輸用島200多個。專家稱,“大部分屬于粗放型開發,也就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資源掠奪型的開發”。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洋環保專家舉例稱,浙江省舟山市某海島縣的橋梁山,過去由于大面積炸山采石,海島地形地貌已經發生很大改變,800多公頃中受破壞300多公頃,“當然,沿海地區‘光頭山’比這個更嚴重的有的是”。
資料顯示,近年來,浙江、廣東、遼寧、河北等地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非法炸島采石事件。上述資料還顯示,東南某省湄洲島因采砂船在濱海區濟寧抽砂作業頻繁,防護林傾倒,樹根裸露,沙質海岸蝕退嚴重,盡管該島成立了重點整治工作隊,設立哨崗和舉報電話,建立值班巡邏制度,但偷采行為仍屢禁不止。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湯坤賢曾舉例稱,某地海島在海邊曬海產品,大量砍伐島上樹木,除去島上草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這些采砂、采石項目,日后的人工修復成本遠遠大于建筑業、海產品養殖業產生的經濟效益,實在是得不償失。”湯坤賢說。
另據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由于公共設施落后,我國有污水處理設備的鄉鎮級有居民海島只有3個,其余海島只能采取排海的處理方式,多數海島垃圾處理仍然采取原始的填埋方式,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環境不斷惡化。毋瑾超還表示,少數海島的工業廢水也向海水直排,造成重金屬污染,魚蝦大量死亡,海水惡臭,大氣能見度低。
上述海洋環保專家說,“近一兩年里,各地提交海洋主管部門的用島項目申請將出現新的集中期,一定要確保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海島使用項目的環保高標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