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眼鏡商的“救命稻草”在哪里?
國內眼鏡商前途未卜
國內眼鏡出口商的日子正越來越難過。
在日前的上海國際眼鏡展上,多家企業感嘆市場冷淡,出口市場尤為嚴重。
國內眼鏡行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施耐特一位銷售經理表示,公司是做出口起家,歐美是公司的主要市場,而剛過去的2011年,海外銷售并不理想,公司目前已經加強了對國內市場的開拓。
一家眼鏡商透露:“年前已經有幾家倒閉了,現在訂單還沒見好轉,估計很多企業快撐不下去。”眼鏡廠商的擔憂并非無道理。一般來說,年初是眼鏡廠商接單的旺季,尤其是春節前后,可今年卻“寒氣逼人”。廣東眼鏡商會辦公室主任李可此前曾表示,整個眼鏡行業狀況并不理想,在2011年8月份之后就已經表現出來。這期間海外的訂單與往年相比大概下降20%。
“主要是歐洲不景氣所致,我們在歐洲的訂單下滑了40%~50%左右。”上述眼鏡企業的銷售代表表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我國眼鏡產品出口2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1%,而在2010年我國出口增幅約40%,增幅下降嚴重。其中,由于歐債危機的影響,法國首次被擠出溫州十大眼鏡出口市場之列。
生產成本的增加,令眼鏡企業的壓力陡然上升。溫州英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元康介紹:“去年溫州廠房租金幾乎翻了一倍,工人工資也上漲了35%~40%。”
新華比真光學有限公司貿易部系長介紹,去年下半年開始,歐美市場出口量下滑嚴重,銷量下滑超過四成,利潤方面,尚無統計數據,不過雖然公司出口價格沒有調整,但是成本卻上升了兩成以上,利潤下滑很大,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許多眼鏡廠商身上。
去年年底,香港中華眼鏡廠商會對149家在內地有業務的香港眼鏡廠商調查發現,原材料上升、內地工資上漲和出口疲軟成為香港眼鏡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62.4%的受訪企業表示營業額下降,57%表示業務將轉壞。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也不可小覷。一家外貿眼鏡廠商銷售人員陳小姐算了筆賬,以使用伊朗里亞爾的客戶為例,伊朗兌美元匯率下降,客戶需用更多伊朗貨幣換取等值美元,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攀高,客戶在用美元換成人民幣購買時,又將損失一截,在雙重貨幣轉換壓力下,令許多客戶一再壓價、壓貨。
在國外市場萎靡的情況下,國內市場成為眾多眼鏡廠商的救命稻草,出口轉內銷現象越來越多,包括一些歐美企業也紛紛進駐中國內地市場。羅敦司德CEO Oliver Kastalio表示,進入中國時間很短,但中國銷售額已經占據全球銷售額的15%,年增產超過兩位數,而歐洲市場年增長率僅為5%左右,公司其中一個品牌三年時間內在中國內地發展到了700多家銷售點。
海關總署的數據印證了國內市場的“興旺”,2011年1~10月,我國眼鏡產品(不含設備儀器)進口4.2億美元,同比增長32%,遠高于進口額增長。其中,來料加工、出口轉內銷為9311萬美元,同比增長12.38%。行業協會調研顯示,2008年中國眼鏡零售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人民幣,以后每年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達1500億~2000億元人民幣規模。
不過,一直以來國內眼鏡制造行業集中度低,生產廠商眾多,而國際知名眼鏡企業紛紛登陸中國市場,不斷進行兼并收購。國內眼鏡廠商在內銷市場依舊頂著很大壓力,未來形勢非常不樂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