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產業是夕陽產業?
中國已經成為方便面第一大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去年中國方便面行業總產量達到了483.83億包,銷售額為557.76億元,從這兩組數據上看,中國已成為世界方便面第一大國,并開始擔當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00-2010年的10年間,中國方便面生產企業由800余家減至80多家,行業迅速朝規模化方向發展。
一邊是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伙伴”,一邊卻不時有負面新聞傳出。方便面究竟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中國方便面產業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被誤解的方便面
“窮人食品方便面”,“方便面中含有防腐劑,吃多了會變成木乃伊”……如此這般的調侃在網上比比皆是。
“盡管方便面并不含防腐劑,多年來在國內的質檢合格率都很高,我們竭盡全力去澄清,但方便面在中國已被‘妖魔化’,很難扭轉它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說起這個話題倍感無奈。
“從油炸與非油炸的悖論到防腐劑、食鹽鹽量過高,人們對這個行業有太多誤解,不論是專家或廠家出面解釋,都很難化解誤會。我們能做的就是嚴控方便面生產的每道工序,確保產品的安全;就是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口味,增加營養,讓消費者對方便面持續保持興趣。”這是不少方便面企業共同的感慨。
消費者對方便面的認識誤區成為困擾方便面產業發展的一塊“心病”。
孟素荷表示,影響方便面行業成長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被污名、市場流失和格局失衡。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在方便面行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品類競爭時,公眾科普缺失加上行業自身格局失衡不僅會加速行業整體發展兩極分化,還會對未來中國方便面行業發展不利。
“希望人們不要再戴有色眼鏡看待方便面。2008年地震等災害到來時,在人們最需要食物的時候,方便面總是沖在最前面,扮演急救兵的角色。”孟素荷說。
“作為全球僅次于面包的第二大工業化生產食品,方便面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食物和救援食物之一,營造其健康發展的社會氛圍是利國利民之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原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在第七屆世界方便面大會上呼吁。就在本次大會上,馬來西亞國家心臟研究所首席營養師瑪麗·伊索約翰現身說法:“根據我的從業經歷,我要告訴我的病人以及消費者,食物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好或不好的飲食習慣。方便面富含纖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鐵等營養素,是一種營養均衡的好食品。”
借力今年5月召開的第八屆世界方便面峰會,成立中國方便面協會,引領行業和諧健康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創新在路上
經過30年的發展,方便面已經歷了三個創新階段:一是面餅創新階段;二是料包創新階段;三是提高產品附加值階段。2008年,康師傅、今麥郎、白象、統一四大行業巨頭在固守自己現有市場份額的前提下,紛紛力推新品進行高端擴張,如康師傅的打鹵享宴、今麥郎的辣煌尚、白象的大骨皇、統一的冠軍面……方便面產品已經走向多元化、高端化和品牌化。
“為了創新,我們在各地方公司配置‘口味專員’團隊,他們走遍大江南北,專門開發方便面新品種。”康師傅公關部協理陳功儒表示。1992年康師傅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先后開發了200個品種,比如東北燉、江南美食、本幫燒等地方特色產品,以先進的營銷理念、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將中國的方便面產業推上快車道。2010年,除在原有的產品系列下開發新口味,康師傅還針對廣東消費者的偏好推出非油炸的銀絲面,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針對輕食偏好的辦公室白領人群推出杯裝粉絲產品,進一步豐富了產品品類。
統一以老壇酸菜面為突破口,取得了可喜成績。今麥郎、白象等一批行業核心企業更把差異化產品全面推向市場,彈面、大骨面、拌面、干吃面相繼出現,方便面個性化時代已到來。
“作為面業大國,我們可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方便食品產業體系’”,以區別日本、韓國、歐美等,將中國飲食文化和方便面創新有機結合,為中國方便面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孟素荷認為。
千億不是夢
“方便面產業一頭連著三農,一頭連著廣大消費者。”孟素荷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