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航空:變化將從“地溝油”上天開始
圖為荷蘭航空飛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前,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已經從上海綠銘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得2000噸生物煤油(俗稱“地溝油”),接下來這批生物煤油將被運回荷蘭加工成生物航油,然后大約在7月中旬的時候正式提供給荷航旗下飛機使用。
據悉,荷航使用的地溝油燃料是由DynamicFuels公司通過SkyNRG提供。資料顯示,SkyNRG成立于2009年,是由荷航、北海集團和春協合作組成的一家生物燃油公司。
“我們需要大量‘地溝油’,而中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SkyNRG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德克·克羅內梅杰表示。
此前,SkyNRG曾做過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每年會產生450萬噸“地溝油”,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地溝油”儲備國。
“如果荷蘭航空的這種做法最終證明可行,那么困擾中國消費者多年的‘地溝油’問題必將迎刃而解。”前瞻產業研究院能源行業研究員錢春潮稱。
目標:降低成本
目前并不清楚荷航從什么時候開始盯上中國的“地溝油”,但它前期應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調研了中國“地溝油”的“生產”情況,此外,在去年11月份,它曾向中國采購了20噸“地溝油”樣品用于試飛,結果“非常滿意”。
“中國的地溝油樣品性能不錯,可以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不過,必須要先過濾和進行預處理。”德克表示。
據悉,SkyNRG測試過多種不同的生物燃油原料,其中包括廢棄烹飪油(俗稱地溝油),亞麻籽,海藻等,但它們最終還是傾向于用“地溝油”進行提煉。
德克透露,據SkyNRG公司的最新技術,1公升地溝油(預處理)可生產0.6公升生物噴氣機燃料,同時可生產0.25公升生物柴油。
不過,因為產量低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加上技術原因,目前用地溝油提煉出來的生物航油成本不菲,大概是傳統航油成本的三倍,所以,現在荷航采取了50%地溝油燃料加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
“這只是暫時的,我們的目標是使用100%的地溝油燃料。”德克表示。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荷航并非第一家探索用廢棄油脂生產航空燃油的公司,2008年英國航空公司也曾嘗試從動物油脂中提煉航空燃油,并成功進行了試航。
“不論荷航還是英航,他們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成本。”錢春潮表示,用“地溝油”提煉生物燃油代替傳統燃油可以降低碳排放,而控制碳排放無疑將是今后所有航空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
據了解,歐盟已經于2012年1月1日正式開始對所有入境的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排放稅,盡管該稅遭到了許多國家的抵制,但抵制并非針對航空碳排放稅本身,而是其征收時機,換句話說,世界各國在碳排放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這意味著征收航空碳排放稅是大勢所趨。
另據了解,歐盟開征航空碳排放稅后,2012年中國民航將因此增加7.9億元成本,2020年這一數字將提升至37億元。
“鯰魚”效應
據專家介紹,”地溝油“中含有大量的動物油脂,這些油脂在經過提純、化學反應等特殊處理后,可以加工成為生物柴油供汽車、船舶等實用,這一工藝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已經掌握,但要將其進一步處理,使其燃燒值等指標達到飛機燃料油的標準則需要更高的工藝以及技術,在這方面國內技術并不成熟。
據德克透露,SkyNRG使用的是加氫處理可再生噴氣機燃油工藝,這一工藝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預計提升后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其實技術只是一方面,關鍵是國內航空公司有沒有這種意識,比如荷航,它關注的是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因為碳排放指標將是未來決定航空公司存亡的重要因素,這是大趨勢,所以它未雨綢繆,走在了前列,反觀國內,我們的企業普遍缺乏這種戰略眼光和勇氣。”錢春潮說。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目前國內的“地溝油”很難通過正規渠道進行回收,一方面是缺乏完善的回收體系,另一方面是非法回收渠道以高價跟合法回收渠道“搶生意”。
據了解,一般合法的“地溝油”回收企業傾向于免費回收,即便給錢也不會給太多。“飯店要價高,正規企業根本收不起,因為我們加工‘地溝油’還要付出其他成本,而加工出來的生產柴油等工業油,一噸只能賣到五六千元,價格不高,我們很難辦。”一家回收公司負責人向記者抱怨稱。
所以,“地溝油”的回收也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能安全地提供廉價質優的‘地溝油’作為生物航油的原料來源,我們的生物燃油將更有競爭力且潛在市場巨大。這將有助于改善中國的食品衛生安全,既為航空公司提供了可替代燃料,又可改善環境,這是個三贏結果,有利于中國人民、政府和整個航空工業。中國在這一領域擁有巨大潛力,我們也邀請中國政府和航空工業和我們一起去實現它。”德克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65歲以上人口...[詳細]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