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任泉:最會做生意的明星
2016-01-11 15:12:47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為明星圈里最會做生意的人,任泉旗下的產業包括餐飲、影視制作、美容等。2014年7月,他與黃曉明、李冰冰一起聯合成立的風險投資機構Star VC,目前已經投資了多家創新型企業。去年10月,黃渤和章子怡作為新股東加盟Star VC。
畢業快20年以后,任泉還是偶爾會想起大學時經常做的一個夢。在上海霓虹匯聚的夜色中,外面做完兼職回學校時,坐在公交車上看著形形色色的路人,任泉總會想,“什么時候我能賺到一百萬?賺到一百萬后我做什么呢?”
這個最初看起來很天真的夢想,在他大四那年便靠開餐廳和演戲得以實現。自此,任泉徹底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從明星到創業者再到投資人,每一個角色不算頂級成功,但也風生水起,收獲不小。
只是,現實社會中,還有無數個像當年的任泉一樣奔波在創業路上的年輕人,跌跌撞撞。
“我想用資本的橋梁去做更多的事情,希望能對這些年輕人產生影響。投資帶給我的精神和收益的回報,是做演員給予不了的。”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任泉如是說。
作為明星圈里最會做生意的人,任泉旗下的產業包括餐飲、影視制作、美容等。2014年7月,他與黃曉明、李冰冰一起聯合成立的風險投資機構Star VC,目前已經投資了多家創新型企業,比如秒拍、韓都衣舍、小咖秀、明星衣櫥、融360等。如今,財加已經正式在香港上市,融360也計劃在國內上市。
危機感催生創業
1995年,任泉通過參演都市劇《一路等候》出道。但是,他并沒有像其他演員一樣在這條道上單獨走下去。
1997年任泉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帶著強烈的危機感和商業意識,他在學校附近開了第一家蜀地辣子魚餐廳,理念是薄利多銷。
“當時菜單都是我自己定的,我的出發點就是,我能消費得起多少錢的菜,就賣多少錢。因為自己當時剛大學畢業,也沒成名。那時土豆好像只要幾毛錢一斤,半個土豆就可以炒一盤土豆絲,算上辣椒和油成本也就1元,要價6元也不算貴,利潤還是很高的。”任泉向記者盤算起第一次創業的經歷。
在他看來,沒戲演的日子就等同于失業。雖然那家餐廳一開始只有八張桌子,規模很小。但是,他堅持認為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理念,一種意識。它并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要一開始就想著做多大。
值得慶幸的是,這家餐廳第三個月試營業結束后就開始盈利。2000年,任泉又憑借主演的古裝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公孫策一角迅速走紅,這也是任泉演員生涯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角色。
他漸漸發現,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做好兩件事情。“很多時間都用在演戲上,餐廳也一直是小規模運作,沒有特別大的發展。我意識到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危機意識又一次襲來。對于外界認為的明星賺錢幾乎零成本,臺上十分鐘便能獲得數十萬上百萬回報的說法,任泉直呼冤枉。“演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片場過的,非常辛苦和枯燥,你們看到出席的那些光鮮亮麗的活動只是很少數。如果單論賺錢,做演員肯定不如創業或投資。”
事實上,在創業風口上,受到鼓動的并不只是普通大眾,還包括一些知名演藝人士。他們憑借自身較強的資金實力及名人效應,已不再滿足于僅靠商演及代言等渠道收入,紛紛開始謀劃創業經商。
但是,也并非每個明星都能輕易成功。由于缺乏實踐經驗以及對市場判斷不足,以失敗收場的明星不在少數。演員聶遠曾開過一家名為“黔菜研究館”的餐廳,經營僅一年就倒閉。田亮和葉一茜的夫妻飯店“靚廚”開業不到二十天即被迫歇業。李亞鵬投資的房地產項目控股權也中途易手。
這一點,任泉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創業并非想象那么簡單,也不是說你是一個明星,就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我選擇餐飲切入創業,是因為門檻較低,如果跳出了自己熟悉的范圍,風險也會大大增加。另外,最重要的是專注、專心。”
漸漸地,任泉從2006年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他在餐飲領域越做越大,旗下品牌包括“蜀地原生態火鍋”、“蜀地傳說”、“蜀地時代”等,門店也從一家擴張到了幾十家。這期間,他還入股了華誼兄弟(300027,股吧),投資成立了影視文化傳媒公司。
在更多的作品中,任泉都是以出品人、制片人身份出現,不再是作為演員。他把更多的視角都集中在了項目本身的運營和資本運作當中。2011年5月,任泉還報名讀了長江商學院的EMBA班。
每一次選擇任泉都有明確的目標。“我投資過股票、餐飲、影視,但小打小鬧做了這么多年都沒形成太大規模,我覺得有必要系統學習一下專業的商業知識。”
據悉,2006年入股華誼是他回報最高的一筆投資。投資200多萬元,卻拿回3000多萬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算法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物流...[詳細]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網友評論
3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