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萬科轉型要“亂”三年
2015-12-24 11:44:38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中國企業家
提問:2015年5月萬科公布了“10年之后萬億大市值”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怎么制定的?對于這些新業務有沒有明確的目標?
郁亮:戰略不是大拼圖,戰略需要方向,不需要路線圖。萬億是我們大的愿景,今天很清晰嗎?顯然不是。十年前萬科做千億目標的時候,我們能知道目前市場這樣嗎?也是不知道的。我們只能說一點點成長、努力、摸索、轉型。今天市場變化很快,我們行業有很多新的發展空間,這些空間在之前也是感知不到的,所以可能還有更多新業務出現。
新業務要么死要么活,沒有中間地帶,對于新業務我們期待都要成為行業領導者。
提問:您曾提到萬科要做輕資產,是不是未來萬科房子不蓋那么多,把這些新業務做好,也能實現萬億大市值?
郁亮:萬科房地產和新業務不是取舍關系,不是說少蓋房子,不是要飄起來。萬科現在轉型的服務產業其實也很重,服務業主要是靠人,最重的就是人。我理解,金融化手段是輕。金融化的本質,就是用最低成本的錢來干活。我們在金融上很靈活,今年萬科做了國內首只公募REITs(鵬華前海萬科REITs),未來將積極探索證券化產品,盤活存量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金融化背后,是運營能力達到相當水平,否則沒法金融化。大家都想變輕,但臟活累活誰干?萬科必須干。
提問:從2013年以來,萬科合伙人制度很受關注,這是萬科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制度變革。這個制度到底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郁亮:合伙人機制早就有,我們是加了“事業”兩字,表明我們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合伙人。萬科合伙人是一種機制、體制的安排。
2013年以來,我看了很多企業,國際上比如黑石、KKR、畢馬威等,國內的阿里、小米都看了,這些優秀公司都是合伙人機制。另外也讀了一些對我影響很大的書,比如《失控》。在這個互聯網化的社會里怎么做組織架構?平臺化架構是趨勢,但如果不是合伙人,不可能有大平臺成立。所以組織結構要并聯,串聯的話一個斷了就全斷了,并聯有個地方壞了拿掉就行。
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對作為萬科基本管理制度的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反思。職業經理人制度是萬科最早提倡的,但我們也最早遇到它的不足。投資者看來,職業經理人有共創共享、沒有共擔。而隨著互聯網經濟、創業時代來臨,80后、90后為主的員工自主意識很高,人人都想做自己的主人。職業經理人制度不僅使經理人與投資者之間形成界限,也不符合現在員工的心態。
事業合伙人制度改變了大家的身份,既是打工的,也是主人。這解決了一個難題,客戶第一都沒爭議,員工與股東誰排在前面很講究。這個問題在事業合伙人面前迎刃而解,職業經理人也是股東,和投資者之間沒有縫隙,不需要爭論誰在前面。
提問:萬科管理層用獎金換股票,金額比較小,作為小股東承擔的責任比較小,對團隊激勵或約束的作用會不會很有限?
郁亮:我們用了杠桿,市場波動放大收益或者風險,用杠桿拉平了管理層持股比較少的問題。萬科的跟投制度也在迭代更新,我們最后跟投資者表現一樣的。
提問:經過兩年的實踐,事業合伙人制度是不是已經有效果?
郁亮:效果非常明顯,萬科的經營質量大幅提高。綜合表現之一,就是萬科的信用等級提高了。
另外,事業合伙人讓萬科管理層級扁平了。原先層級比較明顯,但是大家都跟投之后,領導不太重要,干活很重要。這都是跟互聯網學來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包裝用紙進口額從2015年的21.00萬噸增長到2024年的4...[詳細]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洗衣機行業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 零售市場均價約1000元/臺
- 李明俊:【干貨】2025年絲綢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黃纓杰:預見2025:《2025年中國物流地產行業全景圖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