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曝多重信披漏洞 掛牌公司退市風險迫近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3月31日,已有62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2013年報,其中59家公司盈利,3家虧損;同比來看,42家公司業績增長,占比接近70%。甚至還有不少公司營收過億,規模也超過中小板或創業板。
然而,目前已完成掛牌的企業超過660家,除去上述62家主動披露去年年報的公司,剩余大部分企業均出現信披的延遲,這引發了外界對新三板公司業績風險的擔憂。
新三板信披制度亟待規范
目前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還不規范,在近段時間新三板公司集中披露2013年年報過程中,多家公司延遲披露去年年報。對此,新三板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認為,原因多種多樣,如審計調整、更換審計機構、審計報告未完成、自身工作安排等。
目前,新三板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兩大問題:首先在披露時間方面,多家公司未能按照約定時間披露2013年報。第二,新三板公司屢屢對定期報告中的各類錯誤進行修正。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制度相比于A股而言,還很不成熟。部分新三板企業沒有嚴格按照股轉系統的要求在預約時間披露年報,更沒有以一個嚴謹的態度來對待信息披露這個問題,沒有認識到信息披露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性,所以才會屢屢出現延遲披露、修改報告等問題。
我們認為,監管層及股轉公司應盡快完善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制度,規范披露規則,加強監管,使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制度早日成熟起來。
掛牌公司若虧損嚴重恐面臨退市風險
長期從事IPO咨詢事業,且成功為四維傳媒(430318)、嘉達早教(430518)、雅達股份(430556)、匯龍科技(430452)等公司提供過新三板掛牌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認為,營收、凈利潤是多方因素結合的綜合表現,來自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來自外部的行業環境與景氣度,都會對企業年度財報構成影響。
而掛牌新三板的公司絕大多數屬于中小型、創新型、成長型高新企業,這些企業通常會面臨一些共性問題,比如業績波動較大,經營不太穩定,獨立性不足、經營風險較大等。
在一些傳統行業,比如石化、電力、通信領域,發展較為成熟、體量較大的公司可能抗風險能力更強,同時,懂得審時度勢,把脈行業發展規律,在細分領域積極探索的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也更大。而一些新興行業本身的行業發展也處于成長期,企業試錯的幾率比較大,業績明顯波動也很正常,比如信息技術、創新金融等行業。
此前,專家也多次提及完善新三板退市機制的必要性。前瞻投資顧問認為,畢竟新三板聚集的是中小微成長型企業,成長得快,死亡得也快。目前的掛牌數量已經突破660家,預計年內突破千家已無懸念,未來五年突破萬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這樣的體量,掛牌公司的新陳代謝將不可避免。
目前新三板的退市規則基本沿用主板市場的退市規定: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連續三年虧損的,實行特別處理。另外,掛牌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其股份掛牌:1)進入破產清算程序;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其公開發行股票申請;3)北京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同意其終止股份掛牌申請;4)協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隨著新三板掛牌機制的不斷完善,股轉公司也將完善退市機制。這讓掛牌公司面臨一定的退市風險。
當然,新三板還屬于一個成長初期的新事物,存在機遇,也必然存在風險。對于已經完成掛牌的企業,或者正在籌備掛牌的企業來說,既要直面風險,也要搶占先機步步為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內毒素可分為A、B、Ca、Cb、D、E...[詳細]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俊: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 柯素芳:【干貨】2025年物聯網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