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數字時代的二次掘金
在互聯網風潮的推動下,我國數字圖書館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建成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國立中山圖書館、中科院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大型圖書館在內的近百家數字圖書館,其中,國家圖書館自建的數字資源共收書26萬余種,內容涉及中文電子圖書、博士論文、民國文獻、在線講座、在線展覽、甲骨實物與甲骨拓片、敦煌文獻、金石拓片、地方志、西夏文獻、年畫、老照片,音像資源等,包括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類型,此外還包括15028種民國圖書全文影像資源,數字資源總量達480TB。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字圖書館行業研究員郝俊杰指出,21世紀是知識創新競爭的新時代,數字圖書館作為知識經濟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郝俊杰指出,與發達國家此相比,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起步晚、起點不高但發展迅猛,未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云計算必將推動數字圖書館重大變革,同時,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也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技術缺失制約產業鏈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內容市場中盈利模式最穩定、投資回報最高的行業之一。從國外數字圖書館的投資情況來看,以提供內容為主的勵德·愛思唯爾、斯普林格和泰勒·弗朗西斯已經成為了利潤率超高的國際出版盈利大戶;以提供平臺為主的英國出版科技集團、中國知網、方正阿帕比等國際出版科技公司,其盈利也保持平穩增長;以提供服務為主的各種圖書館聯盟,也保持良性運行狀況,盈利水平也較高。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大批量的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同時國家在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上的投入也將加大,數字圖書館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高潮。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