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民俗遺產 締造特色民俗文化大產業
但同時,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缺乏在國際上知名的文化集團。我國的民俗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要在發達國家壟斷的世界文化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使民俗文化產業向專業化、縱深化、產業化、高級化發展。
3.打造精品帶動周邊,實現產業聯動戰略
文化精品是一個國家民族魂的集中體現,代表著文化發展和文化價值的最高水準。民俗文化首先要推出精品,通過精品的推廣,帶動周邊產品、資源、工藝等各方面的需求,使產業鏈得到延伸,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如《云南印象》正是通過在國內外的大量巡演,激起各國人民對云南的向往,帶動了云南民俗文化旅游業、手工藝業、服飾業、飲食業等相關產業國民經濟增加值的全面上升。
4.整合資源,優化結構,實施區位聯動戰略
突破行業壁壘,實現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整合各種要素,這不僅是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國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采取有效的產業組合方式,著力抓好全社會各方面民俗文化資源和優勢的整合,不僅能實現優勢互補,而且可以共享文化資源,降低成本,產生協同效應,提高企業整體效益。
5.深化體制改革,實施市場化經營戰略
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入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培育大批民俗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加快民俗文化產業市場體系建設,推動更多的民俗文化產品進入市場,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民俗文化產業經營主體還應善于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文化產品進行包裝和開拓,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
6.實施科技創新與傳承人培養戰略
民俗文化經營機構應運用高科技手段改造與提升傳統文化產業,不斷提高傳統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打造高水平的文化科技業,促使民俗文化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傳統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應順應文化產業發展的要求,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即在引進高級民俗文化人才的同時,也要將本地區的人才送出去交流,取長補短。培養一大批優秀的文化經營策劃與中介服務人才以及文化資本市場運作和管理人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