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家粵企領跑IPO候審大軍 戰略性新興產業蓄勢發力
國內領先的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的統計顯示,截止2012年12月6日,證監會公布的IPO在審待發企業達到820家,其中,廣東省以133家的企業數量、16.22%的占有比例,領跑全國30余個省市。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廣東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截至12月6日,擬在上交所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企業有158家,擬在深交所主板IPO的企業有342家,擬在深交所創業板IPO的有320家。這也意味著,包括初審、已過會未發以及中止審查的待審擬上市企業,已經達到820家。
IPO候審企業中粵企占16.22%
據國內領先的IPO咨詢專業機構前瞻投顧(主要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統計,在820家IPO候審的企業中,廣東企業有133家,占全部候審企業的16.22%,繼續成為IPO大潮的主力軍。其中擬在上交所主板排隊上市的有10家,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有72家,而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有51家。
從地域上看,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省市歷來是IPO大戶。在此次披露的“后備軍”名單中,上述省市在數量上仍占據絕對領先優勢。2012年全國總共有30個省市有企業在排隊IPO,前五強合計占有516個名額,占比高達62.93%。除了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地,沿海各省份也有不少排隊企業。江蘇省有109家候審企業,在眾多省份中與浙江的109家(寧波19家)并列排名第二,北京則以105家緊隨其后。上海以60家候審企業位列第五強。
廣東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經濟大省。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如今,廣東已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經濟較為落后的邊陲省份發展成為經濟發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經濟大省,成為中國內地經濟最發達、最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深圳、廣州IPO候審企業數量占廣東半壁江山
從審核進度來看,133家候審的廣東企業中,大部分企業目前尚處于“落實反饋意見中”。已通過發審會的有18家,占總過會90家企業中的20%;而正在初審中的企業有21家,占總初審中170家企業中的12.35%;落實反饋意見的企業有81家,占總落實反饋意見473家中的17.12%;而中止審查的企業有4家,占22家中止審查企業的18.18%。
從地域分布上看,一向活躍于資本市場的深圳地區,目前有49家企業在等待IPO,占總廣東候審企業的36.84%。而廣州則有27家企業在候審名單上,占廣東的20.3%,這兩個城市的IPO企業數,占據廣東擬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而佛山則以12家緊隨其后,成為廣東地區擬上市企業的第三集團軍。隨后分別是東莞的9家、汕頭的8家。
從數量上可以看出,目前廣東的擬上市企業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粵東的潮汕地區也具備一定的上市實力,汕頭、潮州和普寧共有13家企業在排隊IPO;粵西的湛江等地也有幾家企業正在候審;粵北地區在這方面相對薄弱,暫時還沒有出現擬上市企業的身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