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行業競爭激烈 轉變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截至2013年6月底,江蘇省擁有旅行社2172家,數量居全國首位,但星級旅行社只有316家,占全部旅行社的比重為14.5%。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行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目前我國旅行社“偏小、偏弱、偏散”的結構性問題仍較為普遍,旅行社行業競爭激烈。
一、我國旅行社行業的競爭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行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目前我國旅行社行業市場競爭的手段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旅游市場上低價線路滿天飛,惡性降價使旅行社的利潤空間下降,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國有旅行社超過24000家,與1996年數據相比,規模擴張了5倍多,收入增加了近9倍,但是全行業收入利潤率卻呈現出逐年下降的現象。
1、我國旅行社行業集中度低
我國旅行社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從各國旅行社行業發展歷程來看,旅行社行業的典型特征是“規模經營”,少數大企業占有絕對市場份額,為數眾多的中小旅行社則作為拾遺補缺,從事專業化和特色化服務。美國大旅行社只占總數的13%,但營業收入卻占行業總額的46%;英國四大旅行社占了市場份額76%。而在中國,由于旅行社從業企業數量眾多,造成旅行社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整個旅行社行業的集中度較低。中國的三大旅行社,即中國國際旅行社、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的累計市場份額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在30%以下。
2、我國旅行社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大
傳統的旅行社產品技術含量低,難以形成有效的行業壁壘,因此其他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可進入到這一行業,分享旅行社的行業利潤。如攜程旅行網等就利用網絡上“酒店+機票”的形式分享旅行社的行業利潤。此外,由于旅行社產品的單一組合性技術含量低,使行業內部人士包括司機和非行業內部人士(其他企業接待部門人士)都能自我組合線路,從而分享行業利潤,雖說這存在管理上的問題,但根本源頭卻是產品的平庸化。
另一方面,旅行社的傳統優勢在于把旅游者組織起來形成團體優勢,從航空公司、酒店、地面接待處那里得到最優惠的價格。但主要以下原因,未來旅行社的這種優勢將逐漸被減弱:一是航空機票實行明折明扣,旅游者自己也可以買到相當折扣的機票;二是旅行社為游客提供的各種專業化服務,如訂票、訂房、就餐、推薦線路、景點介紹幾乎全部能在網絡完成并一步到位,而且透明度更高,資料更全面客觀,價格也較為合理,自助旅游變得更加容易和便宜;三是外資旅行社的進入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