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園空間演變“學問”大
一、生物醫藥產業園成全球熱點
生物醫藥產業園集信息服務、培訓服務、研究開發服務、融資擔保服務及政府行政審批等一條龍服務,尤其對中小科技型企業具有吸引力。創造有利的環境,支持創新的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企業集群將比扶持單體的中小企業更有效率,也是各地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園區的主要原因。作為一種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集群發展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和成本,對于醫藥產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總結,2002年以來,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建設生物醫藥研究和產業園的熱潮,僅印度就建立了6個生物技術園。雖然各國的出發點不同,但建立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研究園以促進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增長成為共同的目標。如今,幾乎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都有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園在建或籌建,甚至包括哈薩克斯坦和迪拜。
圖表1:生物醫藥產業園的興起之路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空間演變新趨勢
生物醫藥產業是近年來中國成長性最好、發展最為活躍的經濟領域之一。為此,全國各地均在大力推進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星星之火”正在中國大地上呈現燎原之勢。經過10余年的努力,中國基本建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藥物研發和產業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專業化新藥研發隊伍,增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總結未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以下趨勢:
1、區域發展不平衡進一步凸顯
生物醫藥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研發周期長的發展特點,促使產業發展必須實現三大集聚:向園區集聚、向經濟發達地區集聚、向專業智力密集區集聚。從全球各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布局特點可以看出,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域均集聚在各國科研機構密集、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仍將進一步集聚于東部沿海地區科研院所集中和創新能力較強的省份,以及少數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區域發展不平衡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2、地域分工更加明確
(1)研發要素將進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
上海市生物醫藥技術及其產業基礎水平全國最高,是跨國生物醫藥企業與國際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是生物醫藥產業跨國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研究開發、制造、營銷和投資中心,將成為引領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城市。
北京市國內科研院所較多、國內人才資源豐富,是我國北方地區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開發、信息和技術服務中心。但是和上海相比,無論是起步時間、國際化水平、產業融資環境等多方面均有較大差距。此外,北京市生物醫藥研發成果呈現出明顯外溢態勢。
(2)江蘇、山東將加速實現制造環節的產業集聚
目前,中國生物醫藥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存在產業配套能力較弱,產業鏈條未形成,支撐技術、生產裝備比較落后,基礎設施較差等一系列問題。江蘇省和山東省在培育行業龍頭企業方面走在了國內各省市的前列,“十二五”期間,將成為中國生物醫藥制造領域的重要基地。
◆江蘇省生物醫藥骨干企業實力較強,17家企業進入全國制藥工業百強行列。2012年,江蘇省生物醫藥企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700億元,將構建以泰州“中國醫藥城”為中心,南京、蘇州、連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異發展的產業發展布局。
◆山東省依托魯南制藥、齊魯制藥、新華制藥、東阿阿膠、福瑞達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醫藥大型企業,以基因工程藥物、發酵工程藥物、生化藥物、新型診斷試劑和海洋藥物五大領域為重點,打造產業鏈完善的生物醫藥制造、流通鏈條。
3、產業發展熱點區域將持續涌現
(1)深圳、武漢將成為新的增長極
◆ 深圳市
目前,深圳市生物醫藥研發水平離上海、北京兩大研發中心有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人才比較缺乏。但隨著中國國家基因庫在深圳的建立與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結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圳市生命科學研究及生物信息安全領域研發水平能夠得到極大提高,將成為中國在基因技術、生命信息學專項領域的研發中心。
預計到2012年,深圳市將培育1家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25家左右超十億元企業,120家左右超億元企業。到“十二五”末,成為世界領先的基因治療藥物研發與產業化基地、亞洲最大的疫苗生產中心、中國領先的創新藥物研發與產業化和藥品制劑出口基地。
◆ 武漢市
目前,武漢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距離長春、長沙等生物醫藥基地差距較大,產業仍然處于孕育發展期,但湖北省、武漢市高度重視,將舉全省全市之力加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計劃打造集生物產業研發、孵化、生產、物流、行政、文化、居住為一體的生物產業新城將成為帶領武漢生物醫藥快速發展的龍頭。預計到2020年,武漢將集聚生物企業700家,打造成與光電子齊名的又一千億級產業,成為以生物醫藥外包、生物制藥為主的新興產業核心區。
(2)山西太原、福建廈門、甘肅蘭州等將成為區域熱點城市
◆ 山西省——重點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原料藥基地
由于天然資源豐富,晉北氣候涼爽干燥,山西成為我國原料藥特別是生物產品發酵的最佳地域之一。“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將加快構建生物醫藥物流配送體系,打造以太原為核心,包括大同、晉中、運城、長治、侯馬等在內的產業集群。
◆ 福建省——重點產業基地和園區實力較強
“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將以廈門海滄生物醫藥集中區為核心,進一步發揮福州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功能,充分利用三明、永春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以基因工程藥物為重點,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 甘肅省——骨干企業不斷發展,具備一定帶動能力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佛慈藥業、奇正藏藥、獨一味制藥、甘肅扶正藥業、新蘭藥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在人用疫苗、口蹄疫疫苗、牦牛血清制品、重離子束生物技術、現代中藏藥等方面技術居全國領先地位,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一定的產業帶動能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