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釣魚島一旦開戰 中國軍工將碾壓日本
學術界很多人都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是中途島戰役,事實上真正的轉折點是在日本轟炸珍珠港。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起初美國在太平洋節節敗退,這是因為美國對戰爭準備不充分、戰略儲備不足,但美國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國,當其龐大的工業體系開動起來后,無數工業企業轉型生產軍工裝備,日本就完全不是對手了。歷史證明,軍工產能、工業產值真正決定了戰爭潛力。
如今的中日對決和二戰時的美日對決何其相似。中國也是大國,歷史上國防建設欠賬較多,現在屬于還債階段,戰略儲備還不夠,家底也不夠厚實,90年代對準臺灣的導彈都沒有彈頭,所以突然遇到大規模戰爭時,物資不足是肯定會出現的。但是,中國已經擁有龐大的工業體系和工業資源,所以中日一旦開戰,等到中國工業體系轉軌到戰時狀態后,軍事能力將有可能碾壓日本。
1、中國工業產值碾壓日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軍工產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只有美國的62%,而到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就已經是美國的120%,正式成為全世界第一的工業大國,具體來看,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2.9萬億美元,美國為2.4萬億美元。
2012年中國工業總產值為3.7萬億美元(由于國內外統計方法不同,本文所有國際對比均采用國際通用標準),而美國只有2.9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工業總產值是美國的126%。不僅美國式微,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望中國項背”,更別說依附美國的日本。2012年,中國工業總產值是德國的3.5倍,是日本的3倍。
2、中國軍費開支遠超日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軍工產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從軍費開支來看,2012年,世界軍費開支比2011年下降了0.5%,降至1.75萬億美元(約合10.83萬億元),這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下降。其中,美國和歐洲各國軍費均有所下降,而中國、中東和北非地區、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均有所增長。
從中日對比來看,中國軍費開支遠超日本,是日本的2.4倍。從軍費占GDP的比重來看,中國軍費占GDP比重的百分比僅為2.0%,尚不足世界2.5%的平均水平,軍費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較大;而日本雖然軍費開支占GDP比重僅為1.0%,但受限于二戰后戰敗國防御性國防政策以及美國壓力的限制,近年來軍費呈下降趨勢,上升的空間非常小。
圖表1:2012年世界主要國家軍費開支對比圖(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2年世界主要國家軍費占GDP比重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軍工競爭力也強于日本
軍工競爭力很大一部分決定了軍工企業的自給能力。整體來看,中國軍事工業競爭力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世界排名第四,僅次于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后,而日本則基本不具備國際競爭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