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自四大機器人家族的挑戰 拓寬產業鏈成國內企業致勝關鍵
2013年11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工業博覽會開幕,此次工博會首次將“工業機器人展”單獨設館,共有570個展位,齊集ABB、發科那、庫卡、安川電機等全球四大機器人家族等近百家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制造廠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分析認為,機器人技術起源于美國,但卻在日本得到極大產業化。1954年,美國人首先提出了“工業機器人”的概念并于1962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實用機器人。雖然工業機器人并不是誕生在日本,但日本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王國,既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制造國也是最大消費國,四大機器人家族中有兩家是日本的。
圖表1:201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各國保有量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機器人四大巨頭為瑞典ABB、德國庫卡(KUKA)、日本發那科(FANUC)、日本安川(YASKAWA),這四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60%,而在中國,這一比率更高。國內企業中,擁有百臺以上制造能力的企業也僅有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安徽埃夫特、上海沃迪、東莞啟帆(臺資)等幾家,與外資企業上萬臺的銷售規模差距明顯。
拓寬產業鏈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發展的關鍵。從企業角度看,國外企業由于起步早,產業已形成規模化優勢,在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等領域已形成標準化流程,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而國內企業則在系統集成、售后維護保養等個性定制化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未來拓寬產業鏈成為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發展的關鍵。
圖表2:國內外企業優勢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