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形美容成為一種潮流
雖然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熱潮已退,但期間看到因為女性癡迷“都教授”,逼著男朋友整形,仍覺得很荒誕,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國內對于整形已經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越來越多的人也有意愿嘗試通過整形,成為人造美女或人造帥哥,或者通過整形手術變得更年輕。
整形美容在國內近年來發展迅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美容機構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披露的數據,2012年我國整形美容收入規模在287億元左右,2013年在330億元左右,行業規模增速明顯。預計到2016年我國接受整形手術的人數將達到850萬人次,按照人均8000元的消費水平,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元。
國內整形美容行業的快速發展與韓流文化的沖擊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韓國作為國內整形行業的引路人,也吸引了眾多的中國人遠赴韓國重塑美麗,尤其是明星,既能心愿得償,又能避開國內狗仔的長槍短炮,一舉兩得。另根據韓國公布的數據,2012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到韓國整形人數最多的國家,在所有外國就診者中,63%是中國人。且中國患者做全身整形的情況很多,而做這種手術的費用高達5000萬-1億韓元(約合27-54萬元人民幣),消費能力驚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我國民眾對于整形美容的消費能力較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美容機構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對于整形美容消費的主力人群還是年齡在25-35歲、具有較穩定的工作、收入中等偏高的白領居多,而在消費項目選擇上,眼睛、鼻子等部位的整形最受歡迎,而在35-55歲人群中,則更傾向于選擇除皺、亮膚等項目,這與美國隆胸術居手術第一位的情況還是有所差別,主要是由兩國文化差異所造成的。
隨著國家對于民營資本辦醫門檻的降低,加上整形美容行業本身發展潛力巨大,筆者認為投資美容機構大有可為,在市場定位、營銷定位方面,筆者基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研結構,給出如下建議:
在市場的選擇上:
(1)以25-35歲高收入白領女性為主要目標人群;
(2)關注北上廣和華東地區市場,兼顧華中和東北;
(3)以手術安全性、醫院專業性/資質、隱私保護作為宣傳重點;
(4)加大網上宣傳力度,與傳統媒體相配合;
(5)挖掘潛在用戶中近40%男性人群的需求,開拓新市場.
在產品的選擇上:
(1)鞏固傳統優勢項目的同時,加強面部整形(眼部、鼻部、改臉型)和形體雕塑的開發
(2)開發和推廣單次手術費用2萬元以下的產品
在投資機構選址上:
(1)以北上廣為基地,逐漸擴張至沿海各省的大中型城市;
(2)關注華中及西部地區的市場教育,時機成熟時占領市場。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