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改革路徑探析
在煉化行業逐漸降溫的背景下,主業在下游的中石化祭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旗。隨著從集團業務分離,中石化銷售板塊徹底擺脫集團體制發展的束縛,以便利店為主要載體的非油業務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中石化在發布的年報中明確表示,2014年的兩項重要工作是進行銷售業務板塊改革和加大頁巖氣勘探開發。
目前,中石化營銷業務的資產值約3000億元,包括3.05萬座加油站、2萬多家便利店、8000萬會員等。2013年銷售業務收入為1.5萬億元,僅增長2.07%。而非油業務收入是中石化營銷業務唯一的亮點,其2013年銷售收入為133.5億元,同比增長21.36%,是中石化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但非油業務僅占中石化銷售板塊收入的1%,而且銷售效率比較低,單店年銷售收入為58.0萬元,而國內便利店單店年均銷售收入為222萬元,是中石化的3.8倍,國外同類型的石油便利店年均銷售收入可以達到1300萬元,是中石化的22.4倍。由此可見,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改革的空間非常大,非油品業務發展前景廣闊。
易捷公司的成立,為中石化非油品業務向市場化、專業化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中石化意在通過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提高業務專業水平,逐步解決運營管理中的弊端,提升為顧客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銷售企業零售網絡競爭力。
而中石化盡管明確了銷售板塊業務改革的方向,但是并沒有就改革的路徑進行詳細的披露。作為重量級別的改革探索,中石化一開始可能不會選擇一種固定的模式,而可能選擇幾種不同模式進行試驗,這也為民間資本參與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混合制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以便利店為載體,國內石油便利店的經營模式主要包括:專業化自主經營(中油BP模式)、完全自主經營(黑龍江模式)、本土合作經營(重慶模式)、分散經營(寧夏模式)、出租經營(上海模式)等。
國內主要石油便利店經營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中石化重塑銷售板塊的雄心可能不止如此。此次成立的易捷銷售公司經營范圍涉及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業和餐飲業,而且中石化還將掛牌成立非油研究所,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將“加油站+大數據”的連鎖商業模式優勢發揮到極致。
易捷便利店和加油站的實體網絡,可以接入商品零售和餐飲、信息服務以及汽車服務等,而且“石化易捷網”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加油卡網上服務平臺,可以成為電商平臺和互聯網支付行業的對接窗口。
盡管阿里、騰訊等都拋出了橄欖枝但是中石化并沒有因此動心。這說明,中石化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線下零售業務。美國煉油公司MPC也為中石化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模板,其旗下的銷售品牌Speedway提供包括汽柴油銷售+快餐+自有品牌飲料+便利金融等多種服務。
而中石化也出了進軍互聯網金融的跡象。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和裕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注冊了中石化裕福支付技術有限公司,而裕福支付已取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很顯然,中石化擬透過收購裕福支付,涉足支付業務。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