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奧的斯扶梯出故障 國內外電梯安全事故涉及人員存差異
4月2日,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2號線靜安寺站換乘大廳的一部自動扶梯驟停后逆行,電梯上數十人滾落,發生踩踏。事故造成13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1名女子傷勢嚴重。這是2011年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上行奧的斯自動扶梯出現溜梯事故后又一起安全事故。通過對比發現,國內外電梯安全事故的涉及人員大有不同,發達國家電梯事故涉及人員以操作人員為主,國內事故涉及人員以使用者為主,其中的原因何在?
國外電梯安全事故涉及人員以作業人員為主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電梯行業主要國家產業發展報告》顯示,西方發達國家中以意大利為例,2011年意大利發生22起電梯運營事故,涉及26人。在涉及人員中,有54%為電梯作業人員;38%為電梯使用者;8%為其他工人。從發生事故的應用領域分布來看,公共建筑領域的電梯事故占31%;住宅領域占5%;醫院電梯運營事故占18%;其他大部分領域的電梯運營事故占比均在4%左右。
國內電梯安全事故涉及人員以使用者為主
前瞻研究院發布的電梯行業報告顯示,從2005年開始,我國平均每年發生電梯事故約40起、死亡人數為30人左右。隨著城市高樓日趨拔起,電梯越來越普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常用的設施。然而舊電梯存在的安全隱患、電梯操作人員無證上崗以及私裝電梯等現象仍舊存在,潛在威脅著老百姓的安全。在近年來的電梯事故中,違章操作占62.7%,設備缺陷占22.7%,意外占8.0%,非法使用設備占6.6%。在事故受傷害人員中,普通乘客占50%,維護保養人員占13%,安裝工人占12%,電梯操作人員占4%,其他包括保安等未經培訓的人員占21%。
近年來我國電梯事故發生原因及受傷害人員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外電梯安全事故涉及人員結構差異背后原因
首先從奧的斯電梯來看,其作為全球市場占有率領先的電梯品牌,近年來在我國的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從事故的原因來看,主要是因為國內許多電梯的維護保養不夠及時,導致電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很多時候國內電梯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發生在使用者使用電梯的時候。國外發達國家由于電梯安全監管非常嚴格,電梯維護較為頻繁和及時,因此平常生活中出現事故的幾率較小,使用者使用電梯時發生故障的機率較小,更多安全事故是發生在電梯工作人員安裝和維修的時候。
造成國內許多電梯維護保養不及時的原因是國外電梯品牌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較高,國外電梯廠商一般只提供一年左右的維護服務,期限已過,物業公司需要重新選定電梯維修服務公司,但是國外電梯廠商在國內的一些“潛規則”下失去后續維護合同,轉而國內其他依靠“潛規則”獲取服務資格的電梯服務公司。而國內的電梯維護企業在技術上與電梯廠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會在技術上有所欠缺,所以會導致一些電梯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并不是認為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電梯維護行業,即使是極小的比例,乘以中國電梯龐大的存量,存在問題的電梯數量也不容忽視。只有加強電梯維護項目招標的嚴格監管,以及電梯物業經營者本著“以使用者安全為先”的理念,相信電梯維護市場也變得愈加透明,值得信賴。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意大利、日本、德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及中國大陸的電梯行業現狀與前景,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電梯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本報告最大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