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特斯拉交車 電動汽車推廣依然任重道遠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在北京舉行中國區第一批車主的交車儀式,交付首批8輛Model S。同日,特斯拉展示了在中國的第一個超級充電站。特斯拉熱在中國的迅速升溫,讓人覺得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將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被特斯拉顛覆。然而在不斷叫好的同時,仔細想來,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推廣依舊任重道遠。
根據2012年出版的《節約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到2020年,電動汽車預計2020年將實現500萬輛車的突破。如果真能達到這個目標,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將在45天的基礎上翻一倍。現階段,我國比亞迪、眾泰、北汽、奇瑞等已經發布了自己的純電動汽車,中央與地方的補貼政策也都相繼出臺,看架勢,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藍圖很快就將實現。但是仔細想來,電動汽車在國內依舊存在許多的障礙。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電動汽車在國內的推廣首先面臨的是純電動汽車的價格挑戰,現在市場上一輛普通的緊湊型汽油小車的市價大概在6萬元左右,而同樣規格的電動汽車的造價就高達20萬以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會對廠商有所補貼,使純電動汽車與普通汽油汽車價格持平或相差不大。再加上0.06元/公里的運行成本,純電動汽車的吸引力非常大。但是其中的阻礙則是地方政府會建立地方目錄,只有目錄里的電動汽車才能享受補貼,雖然會有很多汽車不斷進入該目錄,但是與中央政府只要國家檢測認定的電動汽車都受到補貼的初衷相違背。消費者可選擇性減少,使得電動汽車的價格并沒有真正地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其次則是充電樁的建設和用電議價能力的缺失。電動汽車需要推廣,則自然少不了充電設施。現階段許多小區物業無法提供安裝充電樁的服務,而且反應效率也慢。盡管政府出臺了相應的充電樁政策與地方補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也非常支持,但是充電設施的建設規劃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同時,充電的資費車主也缺乏議價能力。按道理來說,錯峰充電對車主換電動車最為合理,關鍵的是擔心最后國家電網不按低谷收費,按增值服務收費。對供電企業缺乏議價能力則是電動汽車推廣的另一個障礙。
前瞻發布的電動汽車行業報告認為,盡管純電動汽車在中國推廣任重道遠,但是也不可否認未來幾年是電動汽車發展的黃金時期。特斯拉進入中國更像是當年iPhone開始引爆智能手機市場一樣。純電動汽車也可能會像蘋果一樣最先進入高端人群,然后不斷針對中低端市場的車型也不斷面世,滿足更多的剛需人群。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