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用戶信息泄露 互聯網時代信息安全誰來保證
近日烏云網公布信息顯示,小米論壇涉及800萬用戶資料被泄露,涉及注冊用戶的用戶名、密碼、郵箱、注冊IP等信息。小米公司在公開回應稱,此次事件僅波及2012年8月前注冊的論壇賬號信息,而8月后注冊小米賬號的用戶在本次事件中完全不受影響。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小米官方說法的真實性,讓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安全。
其實,小米不是第一家泄露用戶資料的互聯網公司。早在2011年,IT技術社區的用戶數據庫被攻破,600余萬用戶資料泄露。在同一年,有消息稱支付寶用戶的賬號大量泄露。除此之外,近幾年發生的棱鏡門、釣魚網站、網銀盜竊等互聯網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人們對互聯網安全的擔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13年,我國互聯網網民達6.8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5.8%。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億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上年的74.5%提升至81%。
在上個世紀,對人們威脅最大的是生命與財產安全。而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人們更為關注度是生命、財產、信息安全。特別是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隨著各種智能終端設備的接入,信息安全已經凌駕于生命、財產之上。因為信息的安全程度最終會波及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而且產生的后果更加無法估量。
老子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會有兩面性,小米不是第一家泄露用戶資料的互聯網公司,但也絕對不是最后一家。當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帶給我們福祉的同時,也應該反思我們的信息安全誰來保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