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深圳中國總部經濟第三城之爭——錯位發展還是魚死網破?
廣州和深圳作為珠三角地區兩大核心城市,2013年經濟總量分別為15420.14億元和14500.23億元,一個位居全國第三、一個位居全國第四,與北京和上海一起構建起了我國第一能級城市。
在總部經濟的競爭中目前二者也僅次于京滬,位居國內第二層級,領先于其他城市。至于何者位居第三位,并沒有較為信服的數據說明。在“第六屆中國總部經濟論壇”上發布的2010年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排名上,廣州位居第三位領先于深圳,在2011年以前,廣州也一直領先于深圳位居第三位。近兩年,深圳實現了趕超。在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完成的《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2012-2013)》中,深圳(75.81)綜合得分略微領先廣州(74.27),位居全國第三位。
在總部經濟資源上,目前深圳也已經超過廣州,位居全國第三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總部經濟園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廣州有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廣州地區跨國公司總部的數量有56家,而2013年深圳地區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有4家,深圳地區截至2013年底,全球500強中超過189家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設立采購或研發中心的全球500強已有30多家,而本土500強企業數量更是眾多。
圖表:截至2013年底北上廣深世界500強企業區域總部數量(單位: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總部經濟競爭上,由于廣深與京滬相距較遠,而其他城市與廣深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使得近兩年,二者之間你爭我趕的局面頻繁上演,二者關于總部經濟第三城之爭的競爭也異常激烈。
根據深圳市政府規劃,未來幾年,深圳市政府將在前海地區吸引超過30家跨國企業總部入駐,同時深圳市政府將“加大投資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知名企業、跨國公司和機構在深設立地區總部。2014年,力爭引進總部企業8家以上。”而根據廣州市《關于印發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的通知》,廣州市對于首次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將給與2000萬元獎勵。同時根據規劃:廣州市計劃到“2015年,總部企業稅收占全市企業稅收總額比重達25%左右;到2020年,把廣州建設成為輻射環珠三角、泛珠三角,影響全國、面向世界的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總部經濟之都’。”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廣深關于中國總部經濟第三城之爭,將會更趨激烈。到底是錯位發展,還是魚死網破還有待進一步見分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