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進入流量經營時代 “流量月底不清零”為時不遠
◆ OTT倒逼電信運營商從"話務經營"轉向"流量經營"
在通信市場上,一支新興力量的興起給傳統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那就是Skype、微信等快速增長的OTT業務。OTT的出現,對傳統的語音話務、短信、彩信等相關業務產生了非常大的替代性,OTT給傳統通信業務收入帶來的沖擊是巨大而不可避免的。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OTT雖然蠶食了傳統通信業務,但其帶來的流量是相當可觀的。OTT在智能手機終端的出現,功能的發揮必然需要經過流量端口來實現,實質上是刺激了流量的增長。以微信目前的超過3億用戶數量來計算,這種流量增長率較之前只靠數據增值業務來說是幾何級的。
前瞻網發布的通信產業報告分析認為,從長遠來看,OTT對傳統運營商既是挑戰,也是機遇。OTT業務雖然擠壓了傳統業務的發展,卻又極大地促進了移動互聯網流量的提升。運營商要在商業競爭中取得成功,必然要調整方向,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數據業務中,做到數據業務增量又增收。在OTT的倒逼之下,運營商越來越注重流量經營。
◆ "流量月底不清零"為時不遠
目前,我國手機流量都是以套餐的形式進行購買消費,根據不同的流量大小制定不同的流量包套餐,如果不夠用可以申請流量疊加包。據360手機安全中心發布《2014年中國手機流量使用報告(第一期)》顯示,有38.7%的用戶表示流量不夠用,每次都會超出流量套餐上限;20%的用戶流量剛剛好夠用;有13.3%的用戶表示每次都剩很多,流量完全富裕。
事實上,很多用戶原套餐流量不夠,增加了疊加包后,流量又是用不完的,這就造成的流量的浪費。因此,國內對于"流量月底清零"這一霸王條款已積壓了諸多不滿,"流量不清零"、"流量分享"的呼聲越來越高。基于此,很多虛擬運營商已開始行動起來,如"京東通信"推出的170手機號套餐明確表示,剩余流量將不再清零,還可分享流量; "U.友"承諾其170服務中語音、短信、流量最長兩年"不清零"。
筆者分析認為,在內外雙重壓迫下,傳統電信運營商不得不轉變思路、順勢而為,以往傳統的計費模式、定價策略等也急需改變。對此,中國移動已有行動,今年5月15日,中國移動發布了新的4G資費標準,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移動推出的"流量不清零"和"流量分享"兩項新政策上。這或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預示著移動互聯網 "流量月末不清零"、"流量分享"的普及將為時不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