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煤礦事故致22人死亡 煤礦安全整治任道重遠
6月3日晚重慶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消息稱,3日17時40分,重慶萬盛經開區南桐礦業公司硯石臺煤礦井下4406S2回采工作面發生一起重大瓦斯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2人死亡。
"血煤"一度是中國煤炭工業的悲愴回憶,可以說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血煤"史。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加大了煤礦安全投入,但是煤礦事故仍時發生,暴露出了我國煤礦安全形勢仍十分薄弱。
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逐年下降
近年來,市場對原煤需求增加,各煤炭企業不斷加大原煤的開采力度,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煤礦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煤礦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288。
從縱向比較來看,我國煤礦死亡人數與百萬噸死亡率在逐年下降,2009年煤炭百萬噸死亡率首次下降到1以下,2013年達到最低水平??傮w來看,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環境有所好轉。
圖表:2003-2013年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及百萬噸死亡率(單位: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礦安全基礎薄弱,形勢仍嚴峻
雖然國內煤礦事故死亡率在下降,但煤礦安全基礎薄弱,保障能力低,煤礦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目前,國內大多數煤礦生產工藝技術落后,設備陳舊老化,安全隱患大;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井下作業工人流動性大,安全生產素質有待提高。
與國外相比,我國煤礦生產安全生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資料顯示,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煤炭安全生產形勢比較穩定,鮮有事故發生。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的產煤百萬噸死亡率大致在0.02-0.03,美國2009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03,2011年美國僅0.019,有些年份甚至是零死亡。
加大安全監管 充分發揮安全中介的作用
煤礦作為一個高危行業,會受到井下生產條件、地質構造、地下災害、井下技術裝備以及井下生產一線職工自身素質等多個因素的影響。而且,一旦發生事故很難逃生,因此,加大預防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
通過對歷年來煤礦事故發生的因素分析可知,煤礦井下生產過程中事故隱患主要有人為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即井下工作人員不遵循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生產設備及運行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加大煤礦安全教育與檢查、監測力度必不可少。
前瞻網安全生產中介行業報告分析認為,安全生產中介,作為第三方力量參與到安全生產工作中,對于保障煤礦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安全生產中介擔負著安全教育、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咨詢等職能,在企業與政府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能有效彌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監管力量的不足。因此,安全中介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力量,也成為政府鼓勵發展的重要領域。
另一方面,由于小型煤礦技術、裝備落后,安全隱患意識不強,煤礦事故主要集中在小型煤礦中。因此,為保障煤礦生產的安全,加快關閉落后的小煤礦、抬高新礦準入是需長期堅持的政策導向。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