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乳腺癌成“健康殺手” 抗腫瘤藥物市場前景分析
一、肺癌乳腺癌成“健康殺手”
6月26日,北京發布2013年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報告顯示惡性腫瘤連續第7年成為北京市戶籍人口死因首位,2013年北京市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率為313.02/10萬,平均每天有110人被確認為癌癥。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抗腫瘤藥物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分析報告》了解,從全國范圍來看,肺癌、胃癌和肝癌是我國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飛快,目前已經躍居第四位,食道癌則退至第五位;前列腺癌已超越膀胱癌,成為男性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前列腺癌發生率未來仍將保持高速上升狀態。
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構成和發達國家情況更為接近,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肺癌位居第二位;預計未來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發生率仍將保持上升態勢。
圖表1:兩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單位:1/10萬)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肺癌治療藥物市場分析
肺癌按照病理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的20%,發病相對較少,且病情進展迅速、患者療程較短,市場相對較小;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的80%,肺癌治療市場多關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
具體來看,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轉移早而廣泛,對化療、放療敏感,初治緩解率高,但極易發生繼發性耐藥,容易復發,治療以全身化療為主,化療可以選擇的藥物以傳統化療藥物為主,包括依托泊甙,順鉑,環磷酰胺,阿霉素,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賽等,目前尚不推薦靶向藥物。
非小細胞肺癌包括多種病理類型:鱗癌、腺癌、大細胞癌;吸煙是導致鱗癌的主要原因,隨著控煙力度加強,近年來鱗癌發病呈下降趨勢,而腺癌逐年增多。不能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一般采取放療和化療的聯合治療,由于放療受到設備場地等條件限制,臨床上采用化療等藥物治療更為多見。
圖表2:肺癌治療藥物市場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乳腺癌治療藥物市場分析
乳腺癌在歐美發達國家發病率很高,在中國也已經成為女性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大約新增乳腺癌患者25萬。盡管乳腺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卻出現下降,這主要得益于近年來不斷發展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綜合診療規范化水平的提高。
常用于乳腺癌治療的藥物包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紫杉醇、多西他賽、長春瑞濱、卡培他濱、吉西他濱等,這些藥物既可單藥用藥,也可和其他藥物組成聯合方案,比如多西他賽與卡培他濱的組合、紫杉醇與吉西他濱的組合等。
圖表3:乳腺癌治療藥物市場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針對乳腺癌的靶向藥物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主要包括以HER受體家族為靶點的藥物如單抗類藥物曲妥珠單抗、小分子蛋白激酶抑制劑拉帕替尼等,以及血管生成抑制劑貝伐單抗,尚有許多靶向藥物還在研究之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