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步入加速成長的新階段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集成電路領軍 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如何突 |
1200億產業投資基金 集成電路成未來 |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步入加速成長 |
2014年6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正式出臺,其中,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等措施,被認為是不同于以往政策的新亮點。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未來我國集成電路企業整體的經營前景看好。
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2508.5億元,同比增長16.2%。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產品進口金額為231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5%;集成電路產品出口金額為877.0億美元,同比增長64.1%。
圖表1:2012-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單位:億元,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圖表2:2008-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走勢(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了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制造和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三業并舉、協調發展的格局。前瞻網集成電路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2508.51億元。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808.80億元,占比31.66%;制造業銷售額為600.86億元,占比24.83%;封測業銷售額為1098.85億元,占比43.51%。
圖表3: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經過多年努力,本土芯片制造商仍處于發展初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芯國際等企業,與競爭對手英特爾、三星電子、臺積電等國際半導體巨頭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但我國企業正在各個領域取得突破,整體競爭力也不斷提升。
2013年,寧波時代全芯科技發布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5納米相變存儲技術,為我國半導體存儲業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開辟了有“芯”之路;北京思比科微電子推出高性能圖像傳感器芯片,打破了國外對此技術的長期壟斷;一批優秀企業在移動芯片領域獲得技術和市場的雙突破,產業影響力極大提升,從而改變了我國在移動智能終端市場中的被動地位。
以英特爾、三星電子、臺積電為主的國際半導體巨頭短期內將會繼續占據我國集成電路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隨著我國國內企業產品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未來市場競爭力也會不斷增強,占據集成電路行業市場的比重有望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提升,其中代表性企業包括中芯國際、海思半導體、展訊等公司。
圖表4: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3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重要性認識不斷深入,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態度進一步明確,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在融資、稅費等各方面措施密集出臺和落地。2014年,隨著國發4號文細則進一步落實,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出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以及集成電路專項發展資金建立,可以預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將步入一輪加速成長的新階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