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批次月餅被檢出不合格 罪不在食品添加劑
9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4年中秋節月餅的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覆蓋全國23個生產省份的374家生產企業,合格率為96.8%,27家企業的27批次月餅檢驗不合格。
監督抽檢共涉及微生物、酸價、過氧化值、防腐劑、重金屬等30余項檢測項目,抽檢結果顯示月餅質量安全總體穩定,未發現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等問題。
監督抽檢主要發現以下問題:一是菌落總數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衛生條件控制不嚴、貯存不當等問題。二是防腐劑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或原料本身存在問題。
此次抽檢主要發現問題為菌落總數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衛生條件控制不嚴、貯存不當等問題;防腐劑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或原料本身存在問題。
我國食品添加劑工業作為一個起步晚,但發展快速的行業,隨著我國整體食品工業的不斷發展,它已然成長為食品添加劑國際貿易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國各類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有1500余家,食品添加劑總產值約占國際貿易的10%,其中檸檬酸、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糖精鈉、木糖醇、維生素C、異Vc鈉和維生素E、乙基麥芽酚等品種處于領先地位。在食用色素方面,我國已成為世界食用色素劑品種最多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在國際貿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在這1500多家企業中,其中有不少企業在生產量、技術方面都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成為我國食品添加劑的骨干企業,促進我國食品添加行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上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9-2013年,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主要品種產量均保持5%以上的增長速度,2013年達到886萬噸,同比增長6.11%。
圖表1:2009-2013年食品添加劑產量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出于對食品安全的考慮,消費者對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抱有排斥態度。盡管政府機構和學術界對現行食品添加劑品種進行了嚴格、細致的毒理學研究和評價,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和使用標準,來保證消費者的食用安全,但出于對健康的關注,消費者更崇尚以自然動植物為原料,經加工獲得的天然食品添加劑。天然色素、香料、抗氧化劑等成為目前研究開發的重點。即便是合成食品添加劑,也將朝著安全無毒方向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