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材料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碳纖維復合材料產能過剩現象嚴重,但產量仍將會保持較快增長
1、碳纖維產量預測
近幾年我國碳纖維行業“有產能,無產量”的現象嚴重,2011年我國碳纖維產能達到近萬噸,而實際產量僅為2000噸。雖然我國碳纖維規劃產能較大,在建產能也較多,但實現的產量卻較少。
另一方面碳纖維行業核心技術始終掌握在國外部分企業手中,我國大部分企業尚達不到T300水平,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質量較差、銷路不暢,
綜合以上因素,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碳纖維行業在自主研發有所突破的情況下,產量將會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15年能接近4000噸,到2020年有望達到7000噸。
圖表4:2015-2020年中國碳纖維產量預測圖(單位:t/a)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碳纖維產能預測
根據《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碳纖維產能的規劃,2015年,我國碳纖維產能將達到1.2萬噸,但目前我國碳纖維的產能已經達到1.4萬噸。不過,鑒于目前碳纖維行業產能重復建設率高,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前瞻預計未來幾年的產能建設增速將會放緩。
“十二五”期間的復合材料產業投融資創新空間寬廣并具有巨大的靈活性
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場規模已超過4000億美元,由此帶動而產生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市場則更為龐大。按我國目前經濟發展趨勢預測,新材料需求將達到10%的年增長速度。目前我國新材料領域大約有10%左右已達到國際領先,60%-70%處于追趕狀態,還有20%-30%存在相當的差距,新材料領域包括復合材料行業的投融資創新空間寬廣,其投融資渠道和投融資方式也具有巨大的靈活性。
政府強勁的政策支持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對該指南中所涉及的領域重點扶持,包括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相關專項撥款等等。復合材料屬于指南中提到的重點扶持領域。
《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從財稅金融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政策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確立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2萬億元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25%。形成10個產值超150億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20個產值超50億元的專業性骨干企業,形成若干年產值超300億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50%。重點支持高性能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六大領域。其中高性能復合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涉及眾多化工產品,其中包括可降解塑料、碳纖維、光學膜等,隨著各企業在新材料領域的投資增長、技術突破,新材料領域前景廣闊。
《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加快發展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圍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的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型專用化學品等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加速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碳纖維復合材料渦槳公務機首飛成功 碳纖 |
塑木復合材料的春天來臨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