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費用醫保報銷比例擴大 我國血液透析行業快速增長
1998年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相適應、覆蓋全體城鎮職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此,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正式進入社會醫療保險時期。2013年,我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21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85萬人。
2007年7月10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同年在有條件的省份選擇2至3個城市啟動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這項制度的覆蓋對象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老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這項制度實施以后,繳費的方式以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主要用于參保居民的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支出。2013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29906萬人,同比增長10.26%。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血液透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200多萬人,需要進行透析治療,而根據衛生部統計數據,目前我國透析登記的病人只有29萬人左右,實際估計約33萬人,其中血液透析約30萬人,按年透析費用6萬元計算,目前我國血透市場規模約200億元。
表1:中國血液透析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收費情況,平均一次血透價格在430元-550元,以血透均計450元、每周兩次透析、一月1-2次灌流計算,病人如果沒有醫保,每月在公立醫院的治療費用約為4340元,一年費用約5.2萬元。
由于血液透析屬于“特種病”范疇,所以其結算周期為360天,門診也按照住院的比例報銷。按照城鎮醫療保險的規則計算,在自費1300元的起步線之后,如果在三級醫院透析,花費在1300元-3萬,報銷比例為85%;3萬-4萬的報銷比例為90%;4萬以上的報銷比例為95%。而如果是二級醫院,1300元-3萬的報銷比例為87%,3萬-4萬的報銷比例為92%,4萬以上的報銷比例97%。
按此規定,患者如果在三級醫院治療,每次血透自己所需要支付的費用為24元,在二級醫院每次透析,自己僅需支付14.4元。
2011年,我國新登記血液透析患者約5萬人,同比增長20%以上,相應透析設備采購增速超過30%。2005-2010年,我國醫保覆蓋人數從3.2億人上升到12.7億人,而透析治療的報銷比例由50%以內提升到70%-95%,這些是釋放透析治療需求的最主要原因。由此我們判斷在下一個十年,透析行業將獲得遠超醫藥行業增速的增長。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血液制品行業整合提速并購催生龍頭企業 |
人造血液試制成功 血液制品成本下降值得 |
從三季度報看血液制品的成本特性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