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條卡停發后 金融IC卡發展前瞻
根據央行安排,自2015年1月起,各銀行不再新發磁條卡,新發銀行卡均為芯片卡,磁條卡則逐步停用。這一安排無疑對金融IC卡產業鏈廠家是一利好消息,同時各家銀行積極進行招標工作,也推動著金融IC卡企業擴大市場規模。
當前我國正處于EMV遷移的過程,所謂EMV遷移,通俗來講就是銀行卡由較為原始的磁條卡向較為先進的集成電路(IC)卡轉移的過程。之所以要進行工具變革,是由于金融IC卡不僅有利于提高銀行卡的安全性、促進業務創新,而且極大提高了金融服務業的便利性。正因為如此,各大銀行紛紛響應央行號召,進行用戶使用工具的更換。
圖表1:EMV遷移的好處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IC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從2013年開始,國內金融IC卡發行數量取得突破性增長,當年凈增4.7億張;2014年新增6.27億張;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末,我國金融IC卡累計發卡量約14.37億張,金融IC卡已成為我國新發銀行卡主流產品。
圖表2:2011-2015年中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數量(單位:億張)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銀行IC卡產品現狀分析
為了大力推進國產芯片在金融IC卡中應用,央行正在積極開展我國自主的安全測評標準的制定。國內大唐、華大、同方、華虹和復旦各大芯片設計公司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從芯片設計方面看,各公司多加大了開發的投入,每年都會有相應產品問世(包括接觸、非接觸及雙界面芯片),其實北京社保卡已經符合金融IC卡(接觸式)的要求。為了應對金融IC卡的挑戰,金融IC卡產業鏈要協同作戰,從芯片設計開始,就要和COS設計企業、模塊和卡片生產企業、測評機構一起應對,努力爭取更短時間拿出產品。
銀行IC卡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一)銀行卡發行規模分析
2015年9月,央行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50.32億張,同比增長10.85%,環比增長0.67%。其中,借記卡在用發卡數量45.99億張,同比增長11.69%,環比增長1.31%;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4.33億張,同比增長2.67%,環比下降5.65%。
圖表3:2006-2015年我國銀行卡累計發卡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張,%)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銀行IC卡需求前景分析
2014年8月,央行發布的《關于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要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為2015年全面推廣金融IC卡奠定基礎。而目前全國大概有34億張磁條卡,這意味著全面完成“換芯”后,金融IC卡數量約50億張。此外,2014年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提高金融IC卡安全可控能力、實現金融IC卡“一卡多應用無障礙”、提升非現金結算覆蓋率的工作目標。可見,銀行IC卡市場需求前景可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