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現狀一覽
一、行業開始轉暖
從下圖可以看到,在經歷了2014-2015年間的行業調整期之后,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出現轉暖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為1472.10億元,同比增速為12%。
圖表1:2011-2016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銷售收入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筆者分析認為,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出現轉暖的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互聯網+”的助推
自從2015年3月,“互聯網+戰略”提出以來,互聯網+體育開始快速發酵。相較于傳統的線下渠道模式,“互聯網+體育用品”模式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轉效率、縮短成交時間、簡化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等,“互聯網+”成為體育用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劑。
2016年,各大體育用品廠商電商業務表現都極為搶眼。2016年上半年,安踏體育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超過10%;2016年上半年,特步國際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00%,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超過15%;2016年,李寧公司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在總收入中的比重超過14%。
圖表2:2016年代表性體育用品企業電商業務增長率(單位:%)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
1995年6月,我國國務院正式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目前,全民健身計劃已經推行了20余年,健康概念開始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式投入到健身熱潮之中。隨著馬拉松賽事的持續火熱以及居民對跑步的熱衷,未來跑步相關體育用品市場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以跑步為例,近年來馬拉松比賽呈現迅猛發展,馬拉松賽事舉辦數量從2010年的13場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328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1%。2016年,我國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數達到280萬人,較2015年同比增長了87%,較2010年增長了6倍。
圖表3:2010-2016年我國馬拉松舉辦數量變化趨勢圖(單位:場)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4:2011-2016年我國馬拉松參加人數變化趨勢圖(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利好政策頻出
近年來,體育產業政策密集出臺,對體育用品市場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6月15日,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群眾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加,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群眾身體素質穩步增強。全民健身將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
2016年7月13日,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以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體育產業結構為重點,推動體育產業全面健康持續發展。
二、國際市場需求縮減
受國際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國際體育用品市場受到沖擊,從而限制了我國體育用品的出口。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出口額為161.65億美元,較上年同比減少17.28%,行業出口額出現大幅度縮減的現象。
圖表5:2011-2016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出口額變化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行業進口持續走低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1-2014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產品進口額逐年增長,2015年行業進口額開始逐步走低。2016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產品進口額為8.58億美元,同比下降9.97%,體育用品行業進口額持續走低。
圖表6:2011-2016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進口額變化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育用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