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漸入深水區,藥店連鎖正當時
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來我國藥品終端零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雖然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呈波動變化,但是始終高于我國GDP增速,反映出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良好的發展態勢。2016年藥品零售市場規模達到3377億元,同比增速為9.2%,增速創下近三年的最低值。2017年第一季度,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862億元,同比增長10.3%,較2016年全年9.2%的增速提高了1.1個百分點,藥品零售市場有加快發展的跡象。
圖表1: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終端零售藥店門店數分析
我國零售藥店門店數總體看來呈波動上升趨勢,2015年零售藥店總數448075家,為近年來最大值,2016年零售藥店總數為447034家,較2015年小幅下降。
結合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可知,我國零售藥店單店營收能力不斷提高,單店平均營收水平由2011年的48.1萬升至2016年的75.5萬。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同一時期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呈W型,藥店門店數增速呈M型,這表明一定程度上市場結構總是滯后于市場績效,藥品零售市場銷售規模的變化趨勢,會對藥店行業投資產生一個信號傳遞作用。
圖表2:中國零售藥店總數及其增長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終端零售藥店連鎖率分析
2011-2016年,我國零售藥店連鎖率不斷提升,2015年為45.73%,首次突破40%;2016年達到49.37%,接近50%,連鎖率提升3.64個百分點。從圖表可以看出,2014年-2016年連鎖率增長速度明顯高于2011-2013年。表明我國零售藥店連鎖化進程有加快的趨勢。
圖表3:我國零售藥店連鎖變化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藥店連鎖發展前景分析
國家從2009年開始新醫改,目前已進入第八年。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從醫保體系到處方、藥品加成等,可以說,我國醫改已從外圍的國家宏觀政策配套進入內在的醫療運營體制改革,醫改真正的進入了核心區,深水區。進入2015年以后,國家在總結醫療試點改革的基礎上開始全面推動醫改的深入實施,相繼推出多項重大政策。鼓勵處方外流,對醫療機構限制處方外流的行為明確禁止,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養醫,從國家對醫改的頂層設計方向來看,醫藥分家已成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未來藥品零售市場容量將極為廣闊,零售藥店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藥品配置主市場由醫院轉移到零售藥店,也意味著零售藥店的責任越來越大,因此推進醫改的同時國家也對藥品零售領域出臺多項措施:新版GSP的全面實施在軟硬件上都對藥店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如執業藥師配備、信息技術等方面,這些要求直接增加了藥店的運營成本,單體藥店生存壓力加大;與此同時,流通與零售領域的整治也越來越嚴格,2015年9月,總局頒布了《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自此之后,藥店飛檢已經成為行業常態;營改增和兩票制的實行,藥店的稅收成本也將增大,單體藥店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面臨退出和被收購局面。而藥店連鎖化將是藥店行業進行突破的一個重要途徑。
圖表4:主要醫改政策簡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連鎖藥店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連鎖藥店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連鎖藥店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