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 云服務是否能迎來風口?
在二級市場上,用友網絡花了重金打造“云服務”,不僅投入研發數十億,還招兵買馬擴充云服務的團隊。用友網絡會因此厚積薄發嗎?而云服務是否能迎來風口呢進入收獲期嗎?
用友網絡重金打造的云服務從產品端來看,是在構建底層業務架構,意在打造大中型商業服務PaaS平臺。作為面向大中型企業的商業服務平臺,用友網絡云平臺iUAP從底層業務架構開始搭建,能有效兼容基于C/C架構、微服務架構等多種平臺,為眾多企業用戶提供開發、運行、運維、基礎數據及應用服務。
資料來源:網絡,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公開資料顯示,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前景可期。云服務相對于傳統的IT模式,有相對便捷的優勢。比如,隨時接入、資源共享、自助服務、按需付費等特點。這樣就使得企業靈活掌握IT,成本相應的下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全球的公有云市場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3833億美元,而在2016年的公有云市場規模中PaaS的市場規模最大達到22.9%。而根據IDC認為,中國的公有云仍處于初期投入階段,但是市場對于公有云的市場接受度逐漸提高,云運維逐步崛起。
資料來源:網絡,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從短期來看,用友網絡的“云服務”似乎還在初創階段。從營業收入來看,17年半年報相對于上年增長了25.86%。但是毛利率相對上年只增長了0.02%。
資料來源:網絡,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從客戶端來看,用友網絡面對的小型客戶支付能力不佳。所以,用友網絡面將重心轉移到中型企業。過去縱然已經籠絡了330萬用戶,也支付不了每年398元的產品費用。
但是,本人認為,用友網絡需要結合巨頭的資源才能將“云服務”做得更好。在云計算、電子商務、大數據以及數字營銷領域,用友網絡現在將其自身的產品與阿里打通;在服務器、存儲以及云系統與華為打通;這有可能是強強聯手。畢竟現在云計算以及服務器領域的格局暫未成型,抱錯大腿也可能是引火燒身。
綜上所述,云服務長期看來,前景可期。但是從用友網絡的投資來看,短期內是很難盈虧平衡的。如果要發展云服務,則需要現金流較好的業務作為支撐。另外長期來看,云服務還需要與AI巨頭以及通信巨頭互相合作。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