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自動流水線前景廣闊 成醫療檢驗室的福音
自動流水線是生物檢驗室的福音
自動流水線為高通量實驗室節省時間,進而減少成本,增加利潤。隨著醫院檢驗科的快速發展,樣本量隨之增加,過去的檢驗科的人手漸漸變得供不應求,自動化流水線應運而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過去檢驗樣本花費時間最大的環節是在“樣本前處理”,而現在使用自動化流水線可以大幅度的縮短這一環節使用的時間,而使得整體時間得到節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動流水線還可以減少醫院人員接觸病人的生物污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自動流水線的作業的主要環節為:自動掃碼、樣本分揀、離心、脫蓋、分析、加蓋、存儲、傳輸結果、確認和樣本復檢等環節。而使用自動流水線可以使醫護人員少抽每位患者1-2管血,原因是樣本檢測周轉時間提升1.5個小時,醫護人員因此可以減少4個人,因此可以將生物污染風險降至最低。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動流水線前景可期
自動流水線的形成是社會分工自然選擇。現在的中國醫療市場很像90年代的日本,未來將面臨勞動力短缺的現象。為了解決醫療勞動力短缺的現象,自動流水線由日本人佐佐木1981年最早提出,在1984年初步建立了自動流水線的雛形,而后在1989年,日本秋田國立醫院在日立的幫助下完成了真正自動流水線實驗室的概念。而后,在20世紀90年代,歐美市場打開,各大檢驗巨頭開始布局自動流水線領域。借鑒國外的發展,現在的中國的自動流水線正處于藍海并有望高速發展。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是自動流水線最有潛力的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2016年,全球的自動流水的市場規模大約在70億美金,2009年-2016年的復合增長率為5%。相比日本、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金鉆四國的復合增長率可喜,為13.5%;其中,中國的表現令人驚喜,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6%。
中國自動流水線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自動流水線市場被國外巨頭壟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自動流水線從2009年開始進入中國,到2016年,自動流水線設備保有量有1000臺。但是在醫院運營的基本都是國外的企業,目前以羅氏和西門子為主導,其次到雅培和貝克曼。究其原因是由于國內的企業從產品、技術以及需求的角度來看,檢驗科的項目不單單是單個機器的運營,因此國內的小企業的規模導致無法承接醫院檢驗科這樣龐大的項目。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級醫院或成為中國自動流水線最重要的市場。本人認為,中國檢驗市場大部分來自于醫院,雖然三級醫院的數量較小,但是從創造收入的角度來看,三級醫院創造的收入占到全部醫院的65%,因此,三級醫院的市場并不小。另外,從目前中國自動流水線的規模來看,還無法承接大醫院的項目,或許可以換一種方式,從三級醫院的生化免疫檢驗開始做起。現在三級醫院的樣本量足以支撐中國自動流水線企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自動流水線為檢驗科帶來能效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從而使得利潤增大,另外,還給醫院人員減少生物的污染,因此是醫療檢驗科室的福音。并且,參照日本的自動流水線的發展,中國將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的自動流水線的市場。但是目前來看,大醫院已經被國外的巨頭壟斷。因此,根據中國發展的現狀來看,三級醫院將成為中國自動流水線產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市場。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