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轉型的嘗試背后,狗不理是怎樣中斷京城擴張之路的
高端化轉型的嘗試背后,狗不理是怎樣中斷京城擴張之路的
2017年,我國餐飲業總體收入又一次實現了平穩增長。但同時,餐飲業進入2017年以來,門店數量就開始縮減,中式傳統小吃也受其影響。在餐飲界的“閉店潮”中,天津狗不理以僅剩前門1家直營店作為2017年在京城的店鋪擴張版圖結尾。回顧其“北漂”之路,狗不理店面在京城所剩無幾,是大勢所趨還是事出有因?
狗不理大幅縮減北京店
2007年,狗不理集團在北京原有11家“狗不理”連鎖加盟店;狗不理集團改制后,開設3家新的“狗不理”大酒店的同時,收回了連鎖加盟店6家;而目前,狗不理店在北京僅有3家,分別為王府井店、東單店、前門店,其中,只有前門店是直營店。在10年時間內,在北京地區狗不理旗下的酒店、餐館已經減少了11家。而2017年整個餐飲市場中,餐企死亡率高達30%。
圖1:狗不理發展歷程簡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狗不理以“老字號”、“傳統小吃”定位,跟隨時代進行了工藝創新,也隨著浪潮架起了O2O模式。但為何其擴張之路頗經坎坷,其下金源店也隨著這30%的餐企玉碎?這里從產品以及管理模式等角度來分析。
現金牛不再,擴張少動力
根據狗不理集團財報,2017年上半年,其整個集團的營業收入達6098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7%;其經營活動所得到的現金流凈額為597.43萬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了47.47%。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以現金流與營收作比,來判斷狗不理集團所經營的產品級別。如下圖所示,狗不理集團營業收入所創造現金流的比率一直較為低下;用趨勢看,狗不理集團所經營的產品組合已經成為了“現金牛”的反面,產品銷售創造現金的能力下降,繼續擴張門店因此少了動力來源。
圖2:2015年-2017年上半年狗不理營業收入創造現金流比率(單位: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品線路發展偏,食客滿意度下降
造成現金流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產品出了問題,導致食客不滿意。據調查,大部分食客認為狗不理最基本的產品——包子,味道品質已經大不如以前,各類點評APP上也盡是各方食客的怨聲。作為傳統老字號的狗不理,現蒸包子是其發家的根本;據公司公報,狗不理集團近年來發展起速凍產品,速凍產品目前發展情況也較好,其制作工藝以及技術創新也將重點放在了速凍食品上。筆者認為,隨著市場潮流發展以速凍產品支撐起的線上業務值得肯定,但本末倒置卻為其流出實體市場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運營戰略迷失老字號
狗不理作為傳統小吃,以物美價廉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和知名度。但近年來,狗不理已經逐漸失去了作為“老字號”的情懷。
首先,在價格上,狗不理的人均消費越來越高,一屜包子近百元的店內定價逐漸失去了聞名來嘗鮮的食客。老字號的品牌價值固然可貴,但是,兼有零售與餐飲特性的傳統小吃,更應該保留其原有的特質。如今,狗不理包子口味失準,店內消費高出大眾心理預期,其品牌優勢也愈加薄弱。從市場來看,據調查,中式傳統小吃的主要消費者的職業為一般工作人員/職員,家庭月可支配收入在2000-4000元之間的占比最高,而個人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食客占比較少。對比則可知,小吃消費的主要群體幾乎不可能對狗不理堂食具有消費黏性。
圖3:中式傳統小吃消費者群體按收入分類所占比重(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次,狗不理的市場定位逐漸模糊。在其他餐飲連鎖以極高的新品更替速度保持品牌年輕化的同時,狗不理除間或發布新品以外,還選擇了“GoBelieve”——發展包子之外的高端產品。狗不理既與“老字號”情懷藕斷絲連,又發展出了高端酒店及咖啡品牌的旁支,如高樂雅咖啡、花園別墅酒店……由此,狗不理已經失去了傳統小吃的特性,與老字號的發展背道而馳。
同時,造成狗不理擴張版圖被迫中斷的一大原因是其對于加盟店的管控。加盟店的經營本就有著扭曲品牌本質的風險,而狗不理以加盟店和直營店并行的模式擴張,其加盟店之間卻完全獨立,缺乏統一規范的管控體系,甚至在最近一家門店關閉之后,也沒有任何后續處理辦法。根據公司公報,狗不理食品主要由集團旗下的餐飲酒樓銷售,但餐飲渠道的銷售卻出現連續下滑。因此,狗不理餐飲加盟店的業務能力漸弱,收回加盟經營權,防止集團現金繼續流失,對公司來說實屬明智之舉。
不忘初心,繼續做有情懷的包子才是“王道”
狗不理沒有將老字號招牌做大,從市場來看,緣其無法適應市場的更替。目前,餐飲連鎖的競爭狀態非常激烈,從消費場景到高度統一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不論是老字號還是新快餐,消費者的體驗為上。我國餐飲業整體朝著特色、文化餐飲和零售化與工廠化兩個方面發展,滿足日益進化的消費需求。顯然,狗不理從大眾中來,還應回到大眾中去,立足老字號的情懷發展產品,在購買場景和定價上多多方便消費者,才是挽回品牌的上策。
圖4:基于我國餐飲業發展方向對狗不理的建議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