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遞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發展趨于規范化、理性化【組圖】
“快遞向西、向下”將成行業發展重心
近年來我國電商區域結構逐漸優化。根據商務部監測,2017年網絡零售交易額排名前五名的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五個省市占全國比重為74.8%,較上一年下降了3.8個百分點,區域集中度有所下降。西部地區的交易額增速達到45.2%,比東部地區高出12個百分點。青海、西藏、甘肅等西部省份,2017年網店數量增速居全國前列。雖然我國電商市場仍然保持著東強西弱的基本格局,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迅猛。
國家政策同樣影響快遞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2018-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而其中關鍵是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中央已將推進“快遞向西、向下”工程作為精準扶貧重要抓手。通過補齊中西部和農村地區電商基礎設施短板,構建“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高效快遞物流通道,帶動中西部與農村地區的消費,最終實現農民增收。因此,從需求端來看,中西部地區和農村電商需求進一步打開后,將貢獻快遞行業主要業務增量。
2017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81.1%、11.6%和7.3%。我國中、西地區還有很大的快遞潛力可挖。
圖表1:2017年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人均使用量來看,2017年全國人均使用量28.8件,其中東部地區55.9件,中部和西部僅為10.5件和7.8件。假設中西部人均快件使用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則未來預計將會為快遞行業貢獻業務量增量233.3億件
圖表2:2017年不同地區人均快遞使用量(單位:件/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集中度將會提高
中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已經超過7500家,行業集中度不高,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小型快遞企業,這些企業如前面所述,存在著小、散、差的問題。2015年,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出臺。新《郵政法》規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0萬元,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200萬元。這就大大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大批達不到要求的小快遞企業會退出市場或被大企業并購。
同時,國家政策文件多次提出要鼓勵指導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向大型現代化公司發展。2017年2月,《快遞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圍繞品牌化、集團化、國際化發展方向,鼓勵快遞企業通過合作、聯盟、收購和交叉持股等方式實現兼并重組,集中優勢資源擴大市場份額。到2020年,形成3-4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商譽度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2016-2017年,我國快遞企業扎堆上市。2018年1月16日,德邦正式上市上交所。隨著我國快遞行業領先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處于快遞行業第一梯隊企業的優勢地位得到強化,快遞行業將迎來一波洗牌,行業集中度將得到提高。
圖表3:2014-2017年CR4、CR8年度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以美國快遞行業來類比,美國快遞行業基本上被三家快遞巨頭所壟斷,這三家的市場份額分別為:UPS占51%、聯邦快遞(FedEx)占31%、美國郵政占13%。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國外發達國家快遞行業的高行業集中度也是中國快遞行業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圖表4:美國快遞行業市場集中度(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競爭方式趨于理性
目前,中國很多企業之間的競爭方式是大打價格戰。這種依托廉價勞動力發展、服務同質化導致低價的惡性競爭是不可持續的。這種惡性競爭實際上是快遞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近年來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抑制了價格下降幅度。從近6年單票快件平均單價降幅中可以看出,2012-2013年平均單價下降幅度在2元以上,但2017年平均單價僅比2016年低0.3元,跌幅收窄態勢較為明顯。
圖表5:2011-2017年快遞平均單價降價幅度(單位: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對價格戰的認識開始趨于理性。由于以價格戰搶占市場的因素,近年來快遞行業呈“微利化”“無利化”態勢。部分加盟網點罷工、倒閉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嚴重影響全網服務質量。通達系加盟企業開始認識到價格戰危害,并采取措施,限制降價。
2017年10月,中通快遞與韻達股份在雙11來臨之前突然宣布漲價,表明全網快遞公司越發追求網絡的穩定與服務質量,而逐漸放棄降價換量行為。
隨著中國快遞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中國會出現一批資金雄厚、管理先進的快遞企業,大部分市場份額將會被這樣的企業占據。而這些企業之間的競爭方式會從現在的價格戰轉變到以后的價值戰,從單純的價格之爭發展到以后的綜合競爭。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物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物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