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健康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行業發展尚有探索空間
我國大健康產業相對落后,政策規劃提出跨越式目標
大健康是繼IT業后的陽光產業,世界各國都在關注。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圖表1: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健康產業所占比重與年收益對比(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激發大健康產業巨大潛力,國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健康服務業總規模于2020、2030年超過8萬億元和16萬億元,“健康中國”戰略必將成為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圖表2:2016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與2020-2030年市場規模目標(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輪驅動健康產業發展,行業發展障礙有待解決
在產業體系結構方面,我國健康產業由醫療性健康服務和非醫療性健康服務兩大部分構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產業群體: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在產業規模方面,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已經逐步完善,新興業正在不斷涌現。健康領域新興產業包括養老產業、健康旅游、營養保健產品研發制造、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而新興產品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健康需求也不再局限于體檢和治病,種類正在不斷增加。
在產業布局方面,面對消費者日益高漲的需求,許多聰明的企業已經開始了在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并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這個行業的發展。醫藥、食品飲料、個人清潔、化妝品、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甚至地產行業都積極參與這個進程,并力爭在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主導地位。
而在科技研究方面,目前我國在醫學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已經具有了很好的基礎,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慢病預防、腫瘤防治、醫療診斷、創新藥物開發、認知科學、生物信息學、轉化醫學等都取得了重要進展。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和健康科技密切相關的就有兩個:艾滋病、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新藥創制。
圖表3: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視角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起步階段必然伴隨著障礙。
首先,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在健康產業的熱潮下,許多地方企業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無序開發、重復建設等現象比較普遍。
其次,行政主體不到位,部門監管存在真空。當前我國健康產業法規不完善,相關標準體系滯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醫療信任危機,食品安全、保健品過度宣傳等問題嚴重,導致消費者對中國健康產業的信心不足。
同時,技術基礎薄弱,個性化服務不足。健康行業仿制現象頻出,高新技術缺乏。
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對產業了解和認識不夠。發展大健康產業,消費者是基礎,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決定市場的容量。大健康畢竟屬于新興產業,市場還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大多數健康廠商規模較小,缺乏對競爭力產品、核心技術、健康服務傳播路徑等的系統整合,不能通過提供完整的健康解決方案和成功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真正持久的擁有健康。
圖表4: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產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健康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