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緊固件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五大途徑降低行業能耗、污染【組圖】
近年來,“中國制造”的緊固件遍布世界各地,這意味著我國的緊固件制造的實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無疑令人興奮和期待。但是一些信息發布尤其是官方信息和輿論發布來看,往往都是從宏觀走向談現象,僅僅向社會傳遞一些簡單的數據,而缺乏資料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話題,只讓人們看到取得的成績,卻掩蓋了面臨的問題。
毋庸置疑,我國當前緊固件行業發展的確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建立在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基礎上的,且這一增長方式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扭轉。我國大量出口的低檔次、低附加值、低端緊固件產品,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加上缺乏必要的環境成本核算,國外資本以廉價掠取著我國的資源環境、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并轉化為巨大的利潤,將環境欠賬留給了社會。資源環境承載體系的受損和巨大的治理成本,將成為今后發展的嚴重阻礙和承重包袱。
2017年,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措施最嚴的環保督查在緊固件制造重地-永年開始。根據環保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9月底,永年全區9098家標準件企業,已按照“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標準取締5094家,規范生產2096家,符合提升條件正在加快手續辦理的1908家,其中1712家啟動環評編制,1590家通過審批,發放排污許可證622家;啟動重組新建項目46個,已開工37家,建成后可入駐1800余家企業。
行業生產嚴重污染環境
根據發展規劃,“十三五”,我國要完成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國際承諾低碳目標,并且要為完成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提出的我國在2030年左右要達到碳排放的峰值的中長期低碳發展目標奠定基礎,同時要在大氣污染防治等環境指標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與此同時,“十三五”期間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中國GDP增速已經轉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的過程中,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都進入新的階段,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還面臨著很多困難,要妥善處理好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并且要根據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提出的新精神和新要求,深化改革、依法治國、推動能源革命,適應新形勢科學調整和完善節能減碳的政策思路。
緊固件生產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生產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氣、廢水、粉塵、油煙(霧)和噪聲等。未來,耗能及污染嚴重的緊固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行業能耗與國外差距巨大
作為緊固件產品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的熱處理加工技術目前越來越受到緊固件企業的重視。熱處理是為了提高緊固件的綜合機械性能,以滿足產品規定的抗拉強度和屈強比。但是,緊固件企業熱處理加工技術導致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現增量。
據了解,我國緊固件企業熱處理還存在明顯的硬傷(如下表):
目前,我國緊固件熱處理平均電費成本占加工收入的70%左右,推算出緊固件加工平均能耗約800KW•h/t(相當于歐美國家平均熱處理能耗425KW•h/t和日本平均熱處理能耗323KW•h/t約2倍的關系),與國外企業的差距較大。
五大路徑降低行業能耗
隨著我國緊固件生產技術、管理以及工藝水平的提高,我國緊固件節能減排的水平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緊固件生產企業的能耗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緊固件行業可以采取五大途徑降低能耗水平。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緊固件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緊固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緊固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緊固件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