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受阻+“去產能”,承壓下的輪胎行業能否涅槃?
作為汽車工業的上游行業,輪胎產業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持續發展,新車市場的發展與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為輪胎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原動力。2000 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在21世紀前十年基本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2010 年后,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平穩發展期,汽車產量穩定增長。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2%和3%,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輪胎產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期,2005年輪胎產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輪胎生產大國。不過近兩年我國輪胎行業發展態勢與汽車發展有所不同,產量持續下滑,2017年輪胎產量為9.26億條,同比下降2.48%。2018年1-9月,我國共生產輪胎62742萬條,將上年同期下降10.7%。
我國輪胎產量之所以不斷下降,原因主要是內外兩個方面。在外,國內輪胎出口比重較高,近年來貿易摩擦不斷,出口持續受阻;在內,輪胎行業同質化、低端化現象嚴重,在需求降低、成本上升以及價格提高的壓力下,行業落后產能遭到淘汰,輪胎產量不斷下降。
多國對華輪胎發起反傾銷,出口受阻
我國是世界輪胎出口大國,2017年我國共生產輪胎9.27億條,其中,出口交貨量達4.8億條,全鋼子午胎50%依賴出口、半鋼子午胎43%依賴出口。
近年來,由于國內輪胎同質化嚴重,輪胎出口存在明顯的低價競爭現象,國內輪胎行業遭受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國內輪胎主要出口國美國,多次針對我國乘用車胎以及商用車胎提出雙反調查并做出仲裁,
2015年1月20日,美國對華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啟動“雙反”調查;2018年3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雙反”調查第一次行政復審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有關輪胎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反傾銷終裁稅率在1.50%~76.46%之間。
2017年4月13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中國非公路用輪胎第7次復審終裁結果,反傾銷稅率在33.08%~105.31%之間。
除美國之外,土耳其、印度、歐盟等國家或地區相繼對中國輪胎發起反傾銷調查。根據統計,2001年以來,全世界有近20個國家對我國發起國輪胎反補貼、反傾銷調查近20起,涉及產品包括自行車輪胎、摩托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轎車輪胎。
行業同質化、低端化嚴重,需去產能
我國輪胎行業企業眾多,目前規模以上輪胎企業近600家,國內輪胎行業銷售額排名前 10位的企業市場占有率約 30%,大多數廠商規模普遍偏小、技術水平低、研發能力弱,產業集中度偏低,國內輪胎行業尤其是中低端產品整體處于充分競爭狀態。
總的來看,目前行業“小散亂”現象比較嚴重,行業集中度低,低端產能結構性過剩。隨著國家環保督查力度加大,制造業成本上升以及出口摩擦帶來的產品價格上升,眾多依賴低價出口的中小企業開始遭到淘汰。
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這些中小企業的產能必定會繼續壓縮,兼并和倒閉將成為常態,我國輪胎行業或將迎來涅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輪胎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輪胎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輪胎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輪胎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