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千億投資項目獲批 一文了解中國高鐵行業全球競爭力有多強
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政策指引下,近期,包頭至銀川鐵路銀川至惠農段、上海經蘇州至湖州段、重慶至黔江等三個高鐵項目獲批,總投資超過千億,達1031.65億元。隨著中國加大對高鐵項目的投資建設,高鐵行業發展也將繼續維持全球領頭羊位置。
中國躋身高鐵強國之列,營運里程比重超六成
進入21世紀,全球進入到高鐵時代。高鐵成為區域之間交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在高鐵模式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國與國的較量與合作,城與城的競爭與共贏,都在圍繞著高鐵而展開。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躋身高鐵強國之列。截至2017年底,全球高鐵營業里程數為3.77萬公里;同期,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66.31%,比日本、西班牙、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所有的高鐵運營里程總和還多,是全球高鐵建設運營規模最大的國家。
從高鐵保有量來看,截至2017年,中國高速動車組保有量達到2700余列,穩居全球第一,占據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排在第二的法國,高鐵保有量僅為477列,中國超過其高鐵保有量的5倍還多。
從高鐵運營時速來看,中國憑著近年來的積累,在時速上不斷突破,2017年中國高鐵最高試驗速度達到501km/h,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日本和法國;而運營時速高達350km/h,位居全球第一。
從高鐵客運量來看,中國高鐵客運量人次也逐年增高,增速在13%-35%之間。2016年,全球高鐵客運量總人次為20億人次,中國便占70%;日本、法國同期高鐵客運量不過3.5億人次和1.3億人次,中國遙遙領先。2017年,中國高鐵客運量再次提升至16.69億人次,同比增長13.38%。
由以上對比數據可知,中國已成為全球高鐵行業的引領者,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整體領先世界的產業,以技術領先、安全可靠、性價比高而贏得了全球肯定,也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的“黃金名片”。
中國高鐵能夠后來者居上,迅速趕超日本等國,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選擇正確的技術路線、做好頂層設計是高鐵成功的關鍵。在確定發展高鐵產業之初,我國就確立了“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技術路線,這意味著不僅要掌握關鍵技術、而且要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
其次,圍繞正確的頂層設計堅定地走下去。在引進的過程中,為了保持技術優勢和長久獲利,外國企業很難完全出讓核心技術,中國高鐵卻堅持“關鍵技術必須轉讓、價格必須最低、必須使用中國品牌”三個原則,實現了不斷突破、快速發展,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
最后,在創新的過程中,全產業鏈發展的思維鑄就了中國高鐵整體領先的地位。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同時,中國高鐵產業一直在向創新的方向努力,目標是擁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不論是前期的勘察設計、工程建設還是動車機車生產、后期運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零部件,中國都力求突破,標記自己的印記。
中國高鐵建設仍未止步,全球領先地位穩固
隨著我國投資轉向基礎設施建設,新一輪高鐵建設熱潮已經開始,投產新線呈不斷上升趨勢,預計2018年達到3500公里,較2017年增長約1318公里。
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聯合印發的《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在全面貫通“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骨架的基礎上,推進“八縱八橫”主通道建設,實施一批客流支撐、發展需要、條件成熟的高速鐵路項目,構建便捷、高效的高速鐵路網絡,拓展服務覆蓋范圍,縮短區域間的時空距離。
可以預計,在中國繼續加大對高鐵項目的投資建設,全球領先的地位將更加穩固,對于高鐵走出去打下更堅實基礎。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高鐵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高鐵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高鐵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高鐵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