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調味品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醬油仍是第一大品類
醬油市場
我國醬油行業在90年代以前,由于釀造工藝不完善,主要以本地的醬油廠生產的其他散裝醬油為主;90年代時,淘大黃豆醬油進入內地市場,很快就代替了當地的散裝醬油;90年代后期以海天為代表的廣式醬油進入內陸市場,逐漸在全國打開市場,目前使用頻次逐漸高于老抽。
而近幾年功能性醬油如兒童醬油、紅燒醬油、鮮味醬油等由于能滿足消費者差異性需求逐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中鮮味醬油由于含鹽量低,鮮味十足,能提升菜肴的風味,成為生抽和老抽的升級產品,目前正迅速的發展。
從醬油的歷史演變來看,我國醬油的產品升級符合日本功能化和健康化的趨勢,目前各大醬油廠商均開始迎合消費升級趨勢,布局零添加和有機醬油,未來醬油行業將向零添加和有機醬油發展。
在市場容量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醬油行業產量為1001萬噸,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1%。醬油行業過去3年行業產量的個位數增速與2008-2017年10年期間行業產量的復合增速11.83%相比有所下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
不過,2017年中國人均年度醬油消費量為7.18升/年,與日本70年代的醬油消費高峰時期11.97升/年相比,還有67%的上升空間。伴隨中國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外出就餐頻率的增高,人均醬油消費量具有繼續上升的潛力,當前中國的醬油消費量與日本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的醬油消費頂峰仍存在差距。
食醋市場
食醋與醬油不同,產品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由于全國各地釀造工藝和消費場景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鎮江香醋”、“山西老陳醋”、“福建永春紅醋”和“四川保寧醋”的中國四大名醋。
不同區域對食醋的不同口味訴求導致行業集中度較低的現狀。與醬油行業相比,食醋行業
的市場集中度明顯較低,2017年龍頭企業恒順醋業的市場占有率僅為5%左右。這種較低的市場集中度與食醋產品的地域特性有很直接的關聯,地方性企業跨區域擴張的挑戰不僅僅存在于渠道層面,也體現在產品層面。
在市場容量方面,2017年中國食醋行業產量約為330萬噸,同比增長約5%。2017年中國人均年度食醋消費量為2.39升/年,與日本食醋消費量巔峰時期2004年相比仍然具有41%的上升空間。
調味醬市場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的數據,2017年規模調味醬企業產量為82萬噸,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
調味醬的功能與醬油類似,也具有豐富的營養,與醬油有所區別的是調味醬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之間的口味差異很大,與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相匹配,具有較強的區域性的特征,也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口味訴求。例如北方的調味醬口味較為濃重,比如甜面醬、花生醬和豆類發酵醬;貴州的調味醬口味偏辣,如豆豉辣椒醬和油辣椒等;廣式調味醬口味較清淡,如黃豆醬、XO醬和海鮮醬等;而西式餐飲的流行則帶來了西式調味醬和果醬等消費需求的上升。
其他細分市場
——復合調味料市場
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2017年中國復合調味品的市場容量為987億元。其中,雞精是復合調味料中最大的細分品類,2017年占據整個復合調味料市場的28%,其次是火鍋調味料占據21%,西式和中式復合調味料則分別占據19%和17%。
——蠔油市場
根據Euromonitor和中國調味品協會的統計,2017年中國蠔油的行業收入(出廠價口徑)約為53億元。蠔油是中國調味品的細分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2011-2017年蠔油行業收入的復合增速為15%。
——料酒市場
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17年中國料酒的行業產量約為290萬噸。料酒是中國調味品的細分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2011-2017年料酒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速為13%。中國目前約有超過1000家的料酒生產商,其中大部分生產商仍為區域性的中小企業。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育用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