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藥行業回顧,細說2019年醫藥市場投資機會!
中國醫藥行業發展概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增長變化,但增速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2017年,我國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28185.50億元,同比增長0.44%。
進入2018年,我國醫藥行業呈現出向榮的趨勢。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醫藥行業實現累計主營業務收入18393.80億元,同比增長13.50%,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1.4個百分點,累計利潤總額增速達11.5%。
從各子行業的利潤增長率數據看,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復蘇也有跡可循。從利潤角度來看,醫藥行業多個子版塊實現了利潤快速增長,如化學原料藥、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板塊的歸母凈利潤增速靠前,增速分別為56.82%、39.26%和24.18%,中藥、醫藥商業、生物制品、化學制劑板塊增速相對靠后,分別為18.47%、16.42%、負13.87%和負18.69%。
醫藥投資機會一覽
本段將從供給側改革、專利到期、醫保控費三個領域闡述醫藥行業投資機會。供給側改革上,新藥研發領域值得關注,專利到期上,降壓調脂、抗菌、抗腫瘤領域的投資值得加大,在醫保控費領域上,部分正處于發展期,孱弱的藥企,面對國內不可逆轉的藥物降價環境,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1、供給側改革
在供給側改革的增量改革賽道上,側重的是新藥研發。如在醫藥政策方面,優先審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加入ICH等規定發力醫藥研發端,加快藥品上市速度;在生產端實施臨床數據自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藥品飛行檢查等制度,保證藥品生產質量。在醫療方面,公立醫院改革和分級診療等政策出臺,提升診療市場的增量空間。
同時,回看這兩年的醫藥領域投融資事件,新藥研發也受到了密切關注。也契合政策的引導方向。
2、專利懸崖角度
專利懸崖的問題,為中國醫藥市場打開了一塊缺口,2018中國醫藥產業投資白皮書》顯示,2018年屆滿的國內醫療健康專利數總計8266件,其中12月到期的專利數最多。從過往經驗來看,失去專利保護的品牌藥銷售額可能出現直線下降。
同時仿制門檻較低的化學藥品,可能出現仿制藥競相申請上市的情況,2011-2020年,年銷售2000億美元的藥物將失去專利保護,而降壓調脂、抗菌、抗腫瘤等全球35種暢銷藥專利的集中到期,將為市場貢獻820億美元的銷售額。
那么按照白皮書顯示,我們也可大致推斷,未來,在降壓調脂、抗菌、抗腫瘤領域的投資將會加大,以助后期搶占市場。
3、醫保控費角度
首先,我國新醫改以降藥價為突破口,醫保控費首要就是降藥價,其中招標采購針對藥企:從藥械出廠源頭降低價格;兩票制針對流通商:即將2018年底全國全面落地執行,從流通層面降低中間環節費用,取消此前多級代理商層層藥價加碼的不合理費用;藥品零加成針對醫療機構: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從終端層面減低零售價。
醫保控費是患者的福音,但未必是國內面臨著巨大研發壓力,或藥物仍處于專利期的藥企,但國內的降價趨勢將不可逆轉,故國內孤兒病、罕見疾病治療領域的企業,在國內競爭激烈的大趨勢下,必須盡可能進醫保。另外,企業不能只盯著國內市場,還要面向全球,利用海外優惠政策做全球的藥物,進而彌補成本高企帶來的盈利不足問題。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