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2019年螢石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產量規模、發展趨勢等)
2018年12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中國礦業聯合會螢石產業發展聯盟成立。聯盟成立大會上通過了《中國礦業聯合會螢石產業發展聯盟倡議書》,倡議我國螢石產業通過八個“堅持”,把創新、協調、綠色、和諧、共享理念落在發展中。提出堅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高螢石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拓展螢石行業發展的科技支撐等要求,助力行業發展。
我國螢石資源豐富 但平均品位較低
螢石又稱氟石,是化學氟元素的主要來源,工業上常用濃硫酸與酸級螢石精粉來提取氟元素。其廣泛應用于關乎國計民生的諸多重要行業,既有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也有制冷、建材、冶煉、光學、陶瓷、玻璃等傳統行業,同時還有國防、電子、軍工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領域。因此,我國將螢石列為24種戰略礦產資源之一,定位是“可用盡且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中國氟化工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認為,“氟化工的資源基礎是螢石,與稀土類似的世界級稀缺資源”。
就應用而言,螢石可直接應用于光學工業、冶金工業、建材工業、陶瓷工業以及玻璃工業中。也可間接應用主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
螢石屬于非金屬礦產,主要產品形式有酸級螢石精粉、高品位螢石塊礦、冶金級螢石精粉與普通螢石原礦四類。其中,酸級螢石精粉主要與硫酸反應生產氫氟酸,為氟化工下游產品的制造提供原料。
品位是指礦石(或選礦產品)中有用成分或有用礦物的含量。品位是礦石和選礦產品的主要質量指標,它直接影響選礦效率。大多數礦產以有用成分(元素或化合物)或有用礦物含量的質量百分比(%)表示。
我國螢石資源豐富,但是我國螢石資源的平均品位較低,僅有34.7%,而品位大于65%的可以直接作為冶金級塊礦的富礦僅有3000多萬噸,僅占單一螢石礦床總儲量的百分之二十幾,占全國儲量的8%,而在這類富礦中品位大于80%的可直接開采商品塊礦僅有1000萬噸左右,占總儲量的不到10%。
除平均品位低外,我國螢石資源以下五個特點,分別是螢石資源豐富,勘查程度相對較低、螢石礦床分布相對集中、單一型螢石礦床數多,儲量少;伴(共)生型礦床數少,儲量大、富礦少,貧礦多、伴生螢石礦CaF2含量低等。
政策調控資源配置 螢石產量保持穩定
由于螢石是化學元素氟的主要來源,由于氟原子獨特的化學性質,其用途無法替代,應用領域涵蓋冶金、化工、新材料、國防、光學等多個行業,對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是寶貴的戰略資源。我國擁有全球最豐富的螢石資源,并日益成為全球氟化工的重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由于螢石礦的不可再生性,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嚴控螢石的生產和出口,同時保障螢石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2016年11月,由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商務部共同組織編制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首次將螢石等24種礦產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
從此,作為礦產資源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重點對象之一,螢石在資源配置、財政投入、重大項目、礦業用地等方面將會被加強引導和差別化管理,以提高資源安全供應能力和開發利用水平。
在政策的調控下,我國螢石產量逐漸趨于穩定。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于2018年初公布的數據,2017年預計全球螢石總產量為600萬噸,中國產量高達380萬噸,占全球產量的63.3%,是世界上螢石產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之一。2012年至今,全國螢石產量保持在400萬噸左右,年增長率趨于零或為負。考慮準入標準將持續實施,只有趨嚴而無放松可能,因此可以預見,螢石產能受此限制仍會保持稀少,行業供給難以大幅擴張。
在螢石資源基礎儲量方面,近年來,我國查明的螢石資源基礎儲量不斷增加,增速趨于平穩。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土資源部的統計,2018年我國查明的螢石資源基礎儲量約為4554.3萬噸。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內蒙古、河北等省區,其中湖南省的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
在出口方面,過去10年,我國對螢石出口總體上采取了限制性的政策,主要體現在逐步取消出口退稅并加征關稅、實行出口配額招標制度等措施。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我國螢石的出口規模從2000年的120萬噸逐步回落到2017年的34萬噸。自2010年起,螢石的出口配額招標取消
另外受WTO爭端裁定等因素影響,自2013年1月起,我國取消了螢石的出口關稅。盡管如此,出口量近年來仍保持下降趨勢。這可能由于在征收高額出口關稅的幾年間,國外一些長期從我國進口螢石原料的企業紛紛將產能向我國轉移,使得出口量未出現反彈。
螢石礦床分布廣泛 金石資源規模最大
雖然出口下降,但從全球螢石資源的區域分布來看,中國仍是全球螢石消費的主要地區,約占全球總消費量的60%左右。此外,美國、墨西哥、俄羅斯也是全球螢石消費的重要地區,消費量分別占全球螢石消費量的6%、5%、3%左右。
比較生產規模,螢石的主要生產大國有中國、南非、墨西哥、蒙古和西班牙。其中,中國和南非是世界螢石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均占全球總儲量的15%左右。墨西哥、蒙古和西班牙的儲量分別占全球總儲量的12%、8%、2%左右。
作為全球最大的螢石消費和生產國,中國具有天然的優勢。在我國螢石礦中,螢石礦床分布廣泛,主要分布于浙江、內蒙古、湖南、江西、福建、河南等省區。大中型螢石礦床集中于東部沿海、華中和內蒙古中東部。
另外,中國螢石礦床劃分為熱液充填型、沉積改選型和伴生型三種類型。按礦床分布集中程度等因素,圈定出甘中、內蒙古四子王旗、承德-阜新、魯東、豫南、贛北-皖南-浙西北、浙中、閩西北、湘東-贛南-粵東和滇東-黔西南共10個螢石礦集區。其中,浙中、贛北-皖南-浙西北兩個礦集區成礦條件較好,找礦潛力較大。
除區域格局外,我國螢石行業在企業競爭格局上也存在明顯的特點。我國的螢石行業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總體呈現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經營管理較為粗放、行業集中度不高的特點。規模較大且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螢石采選企業僅幾家,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西、內蒙古、湖南等螢石資源大省,以金石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武義神龍浮選有限公司、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華生螢石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均為民營企業。
其中金石資源(603505)作為中國螢石行業擁有最大資源儲量、開采及生產加工規模的企業, 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同比增長53.97%;實現凈利潤0.71億元,同比增長44.9%。其中酸級螢石精粉為收入主要來源,近年來保持在80%左右的份額,其余為高品位螢石塊礦及冶金級螢石精粉。
面對企業呈現規模普遍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的競爭特點,國家近年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引導行業走向集中化、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推動行業內企業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
未來,中國螢石行業的供給趨勢將呈現結構性改變,需求量穩中有降。產品趨勢受選礦技術、生產成本、產品質量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單一型螢石礦仍然是酸級螢石精粉的主要來源。技術趨勢在伴生礦選礦回收技術將會進一步突破,改變螢石供給格局。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螢石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螢石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螢石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螢石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