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療機器人行業技術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分析 朝向智能化、安全化、精細化【組圖】
醫療機器人涉及關鍵技術多
醫用機器人屬于機器人的一個分支,其發展離不開機器人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目前,醫療機器人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機器人優化設計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遙控操作和遠程手術技術、手術導航技術、軟體機器人技術、輔助介入治療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
下面以系統集成技術、手術導航技術、輔助介入治療技術為例。系統集成技術其本質就是最優化的綜合統籌設計,系統集成包括計算機軟件、硬件、操作系統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的集成。
醫療機器人有“醫用”的特殊內涵,要求安全有效。因此,系統集成時一定要面向具體的手術流程需求,前期考慮需求的產品、技術和功能的集成,在此基礎上,注意人機功效學的研究,實現醫用機器人在“醫生-機器人-患者”三者的共融。
手術導航技術是將病人術前或術中影像數據和手術床上病人解剖結構準確對應,手術中跟蹤手術器械并將手術器械的位置在病人影像上以虛擬探針的形式實時更新顯示的技術。這種技術使醫生對手術器械相對病人解剖結構的位置一目了然,使外科手術更快速、更精確、更安全。
手術導航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立體定向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結合發展的產物,現已適應微創外科的需要,廣泛應用于神經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的手術應用。手術導航發展至今,經歷了框架機械立體定向儀、無框架機械臂定位系統、手術導航系統三大階段。
輔助介入醫療技術是介入治療與機器輔助系統結合的技術。介入治療具有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好、費用低等優勢,但同時具有對病灶靶點的定位不夠準確、對醫生健康有一定損害、所需的技巧性高等缺陷,因此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
機器人輔助系統是解決上述傳統的介入治療問題的重要途徑。機器人輔助系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分析醫學影像信息,在構建三維空間坐標的基礎上應用醫用機器人實現精確定位和輔助操作。從而使介入技術與機器人定位準確、狀態穩定、靈巧性強、工作范圍大及操作流程規范化等優勢相結合,減少治療中的人為因素,使介入治療更為精確、靈巧與安全,克服完全依賴于醫生的經驗。
朝向智能化、安全化、精細化
未來,隨著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機器人制造技術的突破,醫療機器人的技術將逐漸向著智能化、安全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保障遠程醫療的實時精確性。
例如,從開腹到腹腔鏡手術,外科手術在微創上邁出了一大步。隨著患者的要求增多,腹腔鏡微創技術也不斷的成熟應用。目前單孔腹腔鏡手術在保證安全、達到相同療效的前提下,保障手術創傷最小化,已在泌尿外科、婦科、腹部外科等領域開展應用,成為外科發展的主流方向。
再如,隨著微型機器人應用范圍的逐漸增加,微型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給送藥的應用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現階段,微型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研發已有膠囊機器人、運送藥物的納米機器人、納米蜘蛛機器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機器人涉及的技術要求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例如,遠程手術對相關技術的要求很高,它結合了計算機技術、衛星通信技術、遙感、遙測和通信技術、全息攝影技術、電子技術等諸多高新技術,基于醫學物聯網的遠程手術,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同醫療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對基礎設施相對要求較高。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情況;醫療機器人技術及研究;醫療機器人細分市場情況;醫療機器人重點企業經營情況;醫療機器人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