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微電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多能互補是趨勢【組圖】
2019年1月,全國唯一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落戶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校區,該微電網系統可以存儲并調配使用風能、光能,目前學校每6度電就有1度來自新能源。在節能環保的倡導下,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擁有多重優勢的微電網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并逐漸實現多能互補。
微電網重新定義 實現社區城市智能化
2017年7月17日,國家發布了《推進并網型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其中對微電網的定義等做出了規定。指出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配電設施、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必要時還會包含儲能裝置。分為并網型和獨立型,可實現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并網型微電網通常與外部電網聯網運行,且具備并離網切換與獨立運行能力。
微電網被業內認為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部分,作為分布式發電優化集成的一種方式,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將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微電網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網絡化供應與管理的技術,其能量并沒有一個嚴格界定,從幾十千瓦到幾十兆瓦不等。
它的作用是將原本分散的分布式電源相互協調起來,保證配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它能夠順利地接入可再生能源系統,實現用戶需求側管理以及現有能源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傳統電網相比,微電網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對分布式能源進行就地消化、就地平衡,同時也可以和大電網進行能量交換。正因如此,微電網被認為是智能電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商業區域、城市片區以及偏遠地區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但國外對微電網的定義有所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國、歐洲和日本。其中日本的三菱公司將以傳統電源供電的獨立電力系統歸入微電網,擴展了CERTS(美國電力可靠性技術解決方案協會)對微電網的定義范圍。
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微電網工程以示范和研究為主,主要應用場所是難以接入大電網的海島以、山區及大學校園,但也有少部分是接入社區或城市,如果說離網型微電網是海島和偏遠地區實現電力普及的必選項,那么在可靠電網覆蓋的城市開發微電網系統則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并網型微電網可以在聯網和獨立運行兩種狀態之間自由切換。當大電網出現故障時,微電網可以選擇與大電網斷開,保障區域內用戶的供能安全;當選擇聯網運行時,微電網也可以通過出售多余電力和需求響應等方式獲得額外的經濟收益,充分體現了微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社區智能化。
試點工程為推廣奠定基礎 多能互補是趨勢
基于微電網發展的多重優勢,國家政策給予高度支持。目前國內微電網示范工程項目大多依托于2009年的《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以及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目錄”展開。2012年陸續有一批重大示范工程獲批,河北、天津、河南、浙江、珠海等地已經在進行微電網示范項目的研究及建設,7年過去了,已有諸多微電網項目初見成效。
隨著微電網相關的政策不斷出臺,關于微電網的相關示范工程名單接連公布,試點工程為微電網全而推廣奠定了基礎。2017年5月,《關于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中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獲批。據統計,此批示范項目帶來的新增光伏裝機為899兆瓦,新增電儲能裝機超過150兆瓦等。此外,各種熱儲能、風電等其他類型能源也都有體現。此舉將對中國的分布式光伏、儲能帶來巨大推動。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微電網的布局建設將加快。未來我國微電網行業有四個發展方向,能效為先,拒絕浪費、熱電聯產,多能互補、風光互補,清潔電力、以及必備儲能,保障安全。隨著燃機的小型化技術日漸成熟,高效的熱電聯產設備也能夠成為分布式能源供應的核心元件,熱電聯產,多能互補是趨勢。
另外在安全方面也不可輕視,為了緩解微電網系統中由于風電和光伏的間歇性發電和負荷側的波動,儲能設備將成為大多數微電網的標配。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微電網技術進展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微電網行業的發展背景、技術進展、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微電網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微電網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