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新藥研發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呈上升趨勢【組圖】
一、我國創新藥物研發體系包括四大力量
一個新藥從最初發現先導化合物到最終上市,要經歷一段很漫長的過程。國際上研發一種新藥的成本已經超過10億美元,研發周期超過了10年,但是如果研制成功一種具有廣泛市場前景的新藥,將會給研制企業帶來巨額的收益。跨國藥企“重磅炸彈”級新藥的年銷售收入多在10億美元以上。
總體來講,中國的藥品研發力量包括:國家科研院所、CRO公司、藥企研究所、外企在華研發中心。
二、生物醫藥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呈上升趨勢
2018年生物醫藥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430.14億元,同比增長41.87%,占主營營業收入的2.94%;其中美年康健、鷺燕醫藥和天目藥業研發支出較上年增長300%以上;宜華康健、國發股分與國新健康較上年下降70%以上。預計2019年我國生物醫藥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將超過500億元。
三、藥品注冊申請愈發嚴格
2017年以來,我國醫藥行業的政策監管愈發嚴格,藥品注冊申請的要求也越來越完善,不管是仿制藥、新藥還是補充申請都要嚴格符合注冊法規的相關要求,提供完整、真實且可溯源的全套藥學研究、非臨床研究和臨床研究資料,由于政策的影響藥品申請注冊數量相較于前幾年雖然有所減少,但藥品質量卻有了顯著提高,促進了國內醫藥行業發展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的轉變,逐步與國際接軌。截至2018年12月6日,我國CDE承辦新的化學藥注冊申請受理號數量超過5200個,按2018年1-11月份平均受理數量計算,預計2018全年CDE承辦化學藥受理號數量將超過5600個。
而通過數據查詢,截至2019年8月7日,我國CDE承辦新的化學藥注冊申請受理號數量達到4348個。
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新藥物研發仍處于明顯劣勢
與發達國家相比,在許多指標上我國創新藥物研發仍處于明顯劣勢。無論是研發投入能力還是產出方面與發達國家均有一定差距。甚至與水平相近的印度相比,新藥研發投入也存在一定差距。
五、國家層面大力推進和支持我國創新藥研發及上市進程
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新藥研發,不僅通過新藥創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形式給予大力支持,還在新藥臨床審評、上市審批和推廣使用等關鍵環節銳意改革,極大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研發新藥的熱情。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產新藥研發工作,頒布了一系列鼓勵新藥研發的政策,2008年啟動實施了“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是近年來我國新藥研發的政策: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物醫藥外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醫藥外包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醫藥外包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醫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